设计网站初期,整体架构可以选择使用前台模板后台返回 json 格式数据的形式,前端使用 javascript 进行解析并且填充,这样做的好处非常明显,使用 json 格式的数据,前端页面与数据的粘度变小,可以方便更换页面样式,同时,这样做可以方便移植平台,比如说以后 WEB 端应用要改成客户端应用,则后台代码部分几乎不需要修改。
使用 json 格式的数据填充 HTML 的基本实现可以描述为:1、控制后台返回 json 格式数据;2、设置前端自定义匹配和替换规则;3、使用 javascript 对 json 数据解析并且填充页面。
控制后台返回 json 格式数据
这里以 thinkphp 5.x 版本的 PHP 框架为例,只需要将 return $this->fecth(); 换成 return json($data); 即可,其中变量 $data 为实际要返回的数据,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为了方便前台处理,建议对数据进行命名分类处理,例如如下代码:
publicfunctionview2($start= 1,$length= 10){
$say=newSay;
$list=$say->limit($start,$length)->select();
$count=$say->count();
$data['data'] =$list;
$data['count'] =$count;
returnjson($data);
}
如上程序获得的数据格式如下:
{"data":[{"sayid":9,"sayname":"123","sayto":"345","saytime":"1970-01-01","sayip":null,"sayimg":null,"saycontent":"112344"}],"count":1}
设置前端自定义匹配和替换规则
要想将 json 数据填充入 HTML 中,就如种树一般,一个坑一棵树,而且规定大坑种大树,小坑种小树,所以,需要设置替换规则。可以选择使用特殊字符将替换的关键词括起来,方便 javascript 处理,比如使用两个 $ 符号括起来。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