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 若某单处理器多进程系统中有多个就绪态进程,则下列关于处理机调度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在进程结束时能进行处理机调度
B. 创建新进程后能进行处理机调度
C. 在进程处于临界区时不能进行处理机调度
D. 在系统调用完成并返回用户态时能进行处理机调度
【答案】C 。
【解析】对于A 、B 、D 显然是可以进行处理机调度的,对于C , 当进程处于临界区时,只要不破坏临界资源的使用规则,是不会影响处理机调度的,比如,通常访问临界资源可能是慢速的
,如果在进程访问打印机时,不能处理机调度,那么系统的性能将是非常低的。外设(如打印机)
几种不进行处理机调度的情况如下:①在处理机中断的过程中;②进程在操作系统内核程序临界区中;③其他需要完全屏蔽中断的原子操作过程中。
2. 先序序列为a , b,c , d的不同二叉树的个数是( )。
A.13
B.14
C.15
D.16
【答案】B
【解析】二叉树的先序遍历定义为:若二叉树为空,则空操作;否则,访问根节点,然后先序遍历左子树,最后先序遍历右子树。本题中,结点a 为二叉树的根节点,左右子树的先序遍历可能存在下面四种情况:①左子树为空,bed 为右子树;②b 为左子树,cd 为右子树;③be 为左子树,d 为右子树;④bed 为左子树,右子树为空。然后将左右子树继续分解,如第①种情况的右子树先序遍历(bed )可能有:a. 左子树为空,右子树为cd ;b. 左子树为c ,右子树为d ;c. 左子树为cd ,右子树为空。按照这种方法继续分解左右子树,直到不能再分解为止,可得第①和④种情况各包含5种不同情况,第②和③种情况各包含2种情况,因此总共有14种不同的二 叉树。
3. 现在有一颗无重复关键字的平衡二叉树(A VL 树),对其进行中序遍历可得到一个降序序列。下列关于该平衡二叉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根节点的度一定为2
B. 树中最小元素一定是叶节点
C. 最后插入的元素一定是叶节点
D. 树中最大元素一定是无左子树
【答案】D
【解析】二叉树的中序遍历定义是“若二叉树为空,则空操作;否则:①中序遍历左子树;②访问根节点;③中序遍历右子树”。A 项错误,当树中仅有一个或者两个结点时,根节点的度就可能不为2;B 项错误,树中最小元素是中序遍历时最后访问的节点,当没有右子树时,最后访问的节点是根节点;C 项错误,当最后插入的元素破坏树的平衡后,树会进行调整,使其成为中间节点;D 项正确,由中序遍历的特点可知,左子树的值大于根节点,所以最大元素一定没有左子树。
4. 下列关于RISC 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RISC 普遍采用微程序控制器
B.RISC 大多数指令在一个时钟周期内完成
C.RISC 的内部通用寄存器数量相对CISC 多
D.RISC 的指令数、寻址方式和指令格式种类相对CISC 少
【答案】A
【解析】B 项、C 项、D 项都是RISC 的特点之一,所以它们都是正确的,只有A 项是CISC 的特点,因为RISC 的速度快,所以普遍采用硬布线控制器,而非微程序控制器。
5. 将一棵树t 转换为孩子兄弟链表表示的二叉树h ,则t 的后序遍历是h 的( )。
A. 前序遍历
B. 中序遍历
C. 后序遍历
【答案】B
【解析】树的后序遍历恰好对应于二叉树的中序遍历。
6. 已知关键字序列5, 8, 12, 19,28,20,15,22是小根堆(最小堆),插入关键字3,调整后的小根堆是( )。
A.3, 5,12,8, 28,20, 15,22,19
B.3, 5, 12, 19, 20, 15, 22, 8, 28
C.3, 8, 12, 5, 20, 15, 22, 28, 19
D.3, 12, 5, 8, 28, 20, 15, 22, 19
【答案】A
【解析】在堆中插入或删除一个元素后,将不再满足堆的性质。为了使其成为新堆,在输出堆顶元素后,需要调整剩余元素。具体过程如图(1)〜(5)所示,(1)为原堆,(2)为插入3后,(3)、(4)为调整过程,(5)为调整后的小根堆。
7. 下列关于中断
A. 中断 方式和DMA 方式比较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方式请求的是方式请求的是CPU 处理时间,DMA 方式请求的是总线使用权
B. 中断响应发生在一条指令执行结束后,中断响应发生在一条指令执行结束后,DMA 响应发生在一个总线事务完成后
C. 中断
D. 中断
部设备
方式下数据传送通过软件完成,方式下数据传送通过软件完成,DMA 方式下数据方式适用于所有外部设备,方式适用于所有外部设备,DMA 方式仅适用于快速外传送由硬件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