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视场角和焦距_机器视觉基础(二):相机和镜头选型

本文详细介绍了相机和镜头的选型,包括相机的CCD和CMOS成像原理,分辨率、像元尺寸、靶面尺寸等关键参数。同时讲解了镜头的分类、焦距、视场角、光圈等参数,以及镜头选型步骤,帮助读者理解和选择合适的机器视觉设备。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在上一讲中,我们对相机的成像原理进行了解释,并推导了相机在三维空间中工作时所常用的几个坐标系的相互转换关系。本期将围绕着机器视觉中相机和镜头的选型进行讲解,解释在此过程中会频繁遇到的各种参数的含义。

1.相机选型

1.1 相机分类

     相机根据构造,原理,参数规格等各种标准,在工业上有非常多的分类方式:

  • 按芯片分类,可以可分为CCD相机和CMOS相机;

  • 按传感器结构特性分类,可以分为线阵相机和面阵相机;

  • 按扫描方式可以分为隔行扫描相机和隔行扫描相机;

  • 按分辨率大小可以分为普通分辨率相机和高分辨率相机;

  • 按输出信号方式可以分为模拟相机和数字相机;

  • 按输出色彩可以分为单色相机和彩色相机。

      下面我们着重介绍一下第一个分类,以助于大家理解现在我们所适用的数字相机是如何成像并生成图片文件的。

      相机根据芯片的材料,相机可以分为CCD相机和CMOS相机。

      首先是CCD相机,CCD(charged-coupled device),中文全称电荷耦合元件,是一种半导体器件,在1969年由美国贝尔实验室的Willard Boyle和George Smith所发明的,这个元件的特性是能够沿着表面传递电荷。于是可以根据这个特性,通过光电效应使元件的表面产生电荷从而组成数位影像。

3302acb4fbc8bc2be757a214f3cb6346.png

上图便是一个CCD相机成像过程的示意图,下面我简述这个成像过程。

       我们用相机拍摄物体,物体反射的光线将通过镜头投射到CCD上,由此CCD曝光后,光电二极管由于光电效应,会释放出电荷,便在感光元件上产生了电流信号。此后CCD的控制芯片对这个电流信号进行控制,并通过电路将这一次成像产生的电流信号统一收集起来输出到放大器处,经过放大和滤波的处理后,A/D把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数值的大小和电信号的强度成正比,于是便得到了最原始的图像数字数据。

e8ebbe22fc2d302ab1f0d852fcb2193b.png

通过这个过程得到的数据还不能够直接生成图像,还要经过数字信号处理器(DSP),进行色彩校正、白平衡处理等各种后期处理,编码成最终的图像文件。

CCD是由大量独立的光敏元件所组成的,并以矩阵排列,通常以百万像素(megapixel)为单位,相机规格中的多少百万像素,指的便是CCD的分辨率。

       而另一种相机,CMOS(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相机即互补性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其和CCD一样都是可用来感受光线变化的半导体。了解了CCD相机的成像方式,我们也就更容易理解CMOS相机的成像原理,二者在原理上都是通过半导体感光并转换为电信号从而做到存储图像的功能。CMOS主要是利用硅和锗这两种元素所作成的半导体,通过CMOS上带负电和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