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在前面
一直以来,PLC跟其他设备的通讯方式都是自动化工程师入门学习的难点和要点。说它难,因为这里面牵扯到了数据通讯的一些知识,说它重要,因为大多数自动控制现场不会单独一个PLC在孤独的工作,总会有跟其他PLC或者第三方设备通讯的情况发生,那么这种情况下必然要使用通讯来实现数据的交互了(硬接线方式不在本文讨论之内)。
本系列主要讨论PLC通讯的物理连接和支持的通讯协议,很多时候我们把通讯跟高速公路交通来类比,所谓的物理连接相当于高速公路的路面,通讯协议可以理解为高速公路上跑的各种车。对于详细的通讯协议内容和配置方法会在后面的章节中逐个举例说明。
点击跳转各章节:
剑指工控:一文看懂PLC的通讯方式——AB系统(一)zhuanlan.zhihu.comAB以太网拓扑方式
1、EtherNet/IP:
EtherNet/IP简称EIP,是一种高级工业应用层协议,基于标准的UDP/TCP/IP协议,符合IEEE802.3U标准。使用常用的以太网芯片即可传输信息。另外,EIP采用和DeviceNet和ControlNet相同的应用层协议CIP(Control and Information Protocol),因此,我们可以理解为EIP即为使用以太网链路传输的CIP。这也是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人说AB的PLC使用的是CIP协议,并且在ControlNet和DeviceNet网络中都会经常见到这个协议,后面用到MSG指令的时候会对这个协议理解更加深刻。
引申一下,EtherNet/IP 采用生产者/消费者(Producer/Consumer)的通信模式,该模式下, 数据之间的关联是以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形式提供, 允许网络上所有节点同时从一个数据源存取同一数据, 因此使数据的传输达到了最优化, 每个数据源只需要一次性的把数据传输到网络上, 其它节点就可以选择性地接收这些数据, 避免了浪费带宽, 提高了系统的通信效率, 能够很好地支持系统的控制、组态和数据采集。对于EtherNet/IP来说, 这些是由CIP网络和传输层以及 IP 多点传送技术来完成的。
生产者是数据的发起者, 向网络上发送数据包, 数据包携有指示数据内容的“唯一的”标识符。消费者是数据接收者,任何感兴趣的消费者都可通过标识符从网络中获取需要的数据, 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