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好,欢迎来到今天的“C++ CPU 亲和性:让你的线程找到真爱”讲座。今天我们要聊聊一个听起来高深莫测,但实际上非常实用的小技巧:CPU 亲和性。
什么是CPU亲和性?
简单来说,CPU亲和性就是让你的线程或进程“爱上”某个特定的CPU核心。默认情况下,操作系统会尽力均衡各个核心的负载,线程可能会在不同的核心之间跳来跳去。这就像一个花心的家伙,一会儿喜欢这个,一会儿喜欢那个,最终导致性能下降(因为缓存失效)。
CPU亲和性就像是给线程找了个“真爱”,告诉它:“你就待在这个核心里,别乱跑了!” 这样可以减少线程在不同核心之间迁移的次数,提高缓存命中率,从而提升性能。
为什么要设置CPU亲和性?
想象一下,你正在玩一个大型游戏。游戏需要大量的计算,而这些计算被分配到多个线程上。如果没有设置CPU亲和性,这些线程可能会在不同的CPU核心上运行。
- 缓存失效: 当线程从一个核心迁移到另一个核心时,之前核心上的缓存数据就失效了,需要重新加载。这会增加延迟,降低性能。
- NUMA问题: 在NUMA(Non-Uniform Memory Access)架构的系统中,访问本地内存比访问远程内存更快。如果线程在不同的NUMA节点之间迁移,会增加内存访问延迟。
- 资源竞争: 当多个线程竞争同一个资源时,如果它们在不同的核心上运行,可能会增加锁的竞争,导致性能下降。
设置CPU亲和性可以解决这些问题,让线程稳定地在一个核心上运行,提高缓存命中率,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