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资料学习下载合集
https://pan.quark.cn/s/8c91ccb5a474
用C语言亲手构建一个功能完备的链表。链表是数据结构中的“常青树”,理解它对于掌握更复杂的数据结构和深入理解内存管理至关重要。本教程将严格遵循一个清晰、模块化的编程思路,将链表的定义、实现和使用分离开来,这不仅是良好的工程实践,也能让我们的代码更加清晰、易于维护。
我们将覆盖以下核心知识点:
- 1. 分文件编程:如何将链表代码组织到
.h
和 .c
文件中。 - 2. 带头节点的链表:理解头节点的作用并初始化链表。
- 3. 高效的尾插法:如何使用尾指针实现 O(1) 复杂度的节点插入。
- 4. 链表遍历:如何访问并打印链表中的每一个节点。
一、 蓝图规划:项目结构与头文件定义
在开始编码前,我们先规划好项目结构。一个好的结构能让思路更清晰。我们将创建三个文件:
- •
linklist.h
:头文件,用于存放结构体定义和函数声明。 - •
linklist.c
:实现文件,用于编写函数的具体实现。 - •
main.c
:主程序文件,用于调用链表功能进行测试。
linklist.h
:我们的接口宣言
头文件是模块的“脸面”,它告诉其他文件“我能提供什么”。
// linklist.h
#ifndef __LINKLIST_H__
#define __LINKLIST_H__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 1. 定义链表节点结构体
// 节点是链表的基本组成单元
typedef struct LinkNode {
int data; // 数据域:存放数据
struct LinkNode* next; // 指针域:指向下一个节点
} LinkNode;
// 2. 函数声明
// 声明我们将要实现的函数接口
// 初始化链表(返回一个头节点)
LinkNode* init_linklist();
// 使用尾插法插入新节点
void insert_node_by_tail(LinkNode* header, int val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