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为什么选择这款显示器
这些年来,我们能用不太贵的价格就用上4K显示器。遗憾的是,大部分厂家都主打电竞场景,事实上每天用电脑最多的还有以程序员为代表的办公人群。我们其实对HDR、超高亮度、高刷新率没有那么敏感,我们更需要的是看得更多,看得更清楚,看得更轻松。
作为一名程序员,我本人也属于这个群体,拥有同样的需求。每次敲代码的时候,就在想有没有一款显示屏能让我少翻页、文字少点马赛克、屏幕背光不要那么刺眼的?找遍各大电商平台,突然发现真的有这么一款号称"专门为程序员打造的显示器"的显示器——BenQ RD280U。
说起这台显示器,还是朋友告诉我的,他工作效率提升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换了这台明基RD280U显示器。作为同样的老程序员,我也决定试试这款4K分辨率3:2屏比的显示器,看看用起来有没有那么"恰到好处"。
现在使用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今天来分享下真实的使用感受。
产品开箱
收到货最直观的感受就是重,非常的重!我从楼下搬上楼,一路休息了好几次,粗略称了一下有30斤左右,这用料真的很令人期待。外包装特意高亮了"Ultimate Coding Productivity(终极编码效率)"的字样,正面的设计图案是一台笔记本,一个横向正屏,一个竖向副屏,恰好也是我现在自己桌面的布局。
打开箱子,配件还算齐全:
- 28.2英寸显示器本体(单独称重居然有15斤!)
- 支架(需要组装,做工很扎实)
- 电源适配器
- USB-C线、DP线各一根
- HDMI线
- 快速安装指南
- DisPlay Pilot2软件
特别提醒:小伙伴们在安装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力道,不要脱手了,这个屏幕真的很重。
支架的组装过程比较简单,但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支架背面靠底部有一个仿牛皮的扎带,对于我这种设备多、线缆多的人太有用了!这个小细节很贴心。
支架底部还有一个标尺,可以很直观的感受到抬升了多少,这个设计我还是第一次见。
这款显示器支持上下左右四向调节,实际使用下来调节范围确实很大:
- 升降调节:支架的抬升高度有110mm,加上它本身的尺寸,整体还是非常高的
- 左右旋转:角度大概是15°左右,对于一般书桌是绝对够了,再扭就该碍事了
- 俯仰调节:支持-5°到20°,有负角度会让视线更加舒服,这点很贴心
- 竖屏旋转:支持VESA接口,喜欢用悬臂的小伙伴可以放心使用
接口在背面和底部均有:
- 背面:1个HDMI、1个DP、2个Type-C(其中一个支持90W PD充电)、1个USB转接口
- 底部:3个USB 3.2接口和1个音频接口
背部的接口位置直接朝后,很好插,并且竖向摆放用手摸一下很容易定位。
Type-C接口支持90W充电,对我的MacBook Pro M2 Max来说基本够用了,之前用LG和Dell的显示器也都是90W充电。
先来看看这款显示器的核心规格:
设备 |
尺寸 |
分辨率 |
显示比例 |
BenQ RD280U |
28.2英寸 |
3840×2560 |
3:2 |
AOC 315LM |
32英寸 |
1920×1080 |
16:9 |
通过计算可得出,理论上RD280U的3840×2560=9,830,400像素点,比传统的27英寸4K显示器3840×2160=8,294,400像素点会多显示18.5%的内容!
我特意把我的AOC 315LM搬过来做对比,将屏幕的实际显示部分从底部对齐,可以明显看出两者物理上的差异。RD280U确实比传统16:9的显示器要"高"不少,这对于程序员来说意味着能显示更多行代码,减少滚动翻页。
其他核心参数:
- 亮度:400尼特峰值亮度
- 色域:sRGB色域超过98%,符合HDR10和VESA DisplayHDR 400标准
- 刷新率:4K 60Hz(使用Type-C或DP连接,HDMI只有50Hz
- 响应时间:5ms
- 面板类型:IPS,支持抗反射
核心功能深度体验
功能1:代码显示优化设计
RD280U对于编程场景做了专门的场景优化,尤其是对于暗夜模式亮色字体这种反差较大的场景,会通过增加背景对代码的对比度,增强代码的显示效果。
专业编程模式的真实效果
我平时用VSCode写代码,对比了开启和不开启编程模式的效果:
普通屏幕下的VSCode:
- 代码区分不够明显
- 语法高亮对比度一般
- 长时间看容易眼疲劳
开启编程深色主题后:
- RD280U的背景更黑一点
- 字体反差效果明显更加明显
- 语法高亮色彩更加鲜艳突出
- 代码结构层次一目了然
我在白天室内光线下测试,正面和侧边的视角都试了,可以明显看出同样是VSCode显示的内容,RD280U确实比我之前的Dell显示器在代码可读性上有提升。
作为一款抗反射面板,我特意测试了在强光条件下的显示效果。有时候工位正对窗口,可能会有剧烈的反光导致看不清楚。我用手电筒照射RD280U显示器,同时将屏幕亮度调至最高,结果RD280U即便是直接照射,眩光很厉害的情况下,上面的代码依然清晰可见。这个抗反射效果确实不错。相比起来另一款普通显示屏,在没有强光照射下都折射的像一面镜子。
针对夜间编程,RD280U设计了这个背光灯,也就是智慧光环MoonHalo。这个功能确实解决了我一个很实际的问题。
功能2:解决夜间编程的痛点
以前晚上写代码的时候:
- 房间关灯后屏幕直射光很刺眼
- 开台灯又太亮,影响家人休息
- 眼睛和屏幕的明暗反差太大,容易疲劳
开启背光灯后:
- 提供柔和的环境光:缓和屏幕直射光对眼睛的刺激
- 不影响家人:亮度刚好,不需要开房间的主灯
- 营造沉浸的工作氛围:确实有种专业工作室的感觉
- 可自定义设置:支持调节色温、亮度和灯光模式
- 智能调光:B.I.Gen2自动调光技术会根据环境自动调整
我连续测试了几个晚上,确实比以前舒服很多。以前晚上写代码到12点眼睛就开始干涩,现在基本没有这个问题了。而且屏幕
功能3:两种功能调节方式
物理按键:功能最全的OSD菜单
打开OSD调节面板,我第一次见到这么多选项的显示器!真的是功能非常全面:
- 各种显示模式快速切换
- 编程模式的详细设置
- MoonHalo背光灯的各种参数
- 猫头鹰模式的亮度级别调节
- 色彩、对比度、饱和度等专业参数
- 护眼模式和提醒设置
只用中间那个按钮就可以完成全部的操作,而右侧的按钮专门负责切换信号源,这样就不必在OSD中慢慢寻找了。
除此之外还提供了一些快捷键的设置,可以在OSD中设置好以后,通过触摸键快速切换常用模式。
除了支持通过物理或者触摸按键调节显示器,BenQ RD280U还可以通过BenQ的Display Pilot 2软件控制显示器,这相当于个人编程助理。
比如背光灯就可以通过MoonHalo组件来控制。
OSD上所有的功能开关、模式,均可以通过软件控制:
- 一键切换各种显示模式:编程模式、影音模式、阅读模式等
- 调节MoonHalo背光灯设置:亮度、色温、模式
- 自定义配置文件:可以保存多套设置,一键切换
- 调整屏幕亮度:比用物理按键方便多了
- 护眼提醒功能:使用时长统计和休息提醒
实际使用感受
对于开发者来说确实很方便,我经常在写代码和看文档之间切换不同的显示模式,以前需要按物理按键进OSD菜单慢慢找,现在直接通过UI一键搞定。特别是调节背光灯的时候,软件界面比物理按键直观太多了。
写代码:
看文章:
我连续用了将近一个月,每天编程8-10小时,对比之前的显示屏,眼睛明显舒服多了,以前下午3-4点眼睛就开始干涩,晚上9点后就不想再看屏幕,现在基本一整天下来眼睛都比较舒适,晚上写代码到12点也不觉得特别累。而且长时间使用确实比以前舒服,没有那种"被蓝光刺激"的感觉。深夜编程后睡眠质量似乎有所改善。
产品购买建议
- 专业程序员:每天编程8小时+,对效率和护眼有要求
- 内容创作者:长时间对着屏幕工作的群体
- 追求品质的办公族:预算充足,注重使用体验
市面上之前并没有这么专属职业属性的消费级显示器产品,相比传统的LG和Dell同级别显示器,RD280U的价格也并没有贵多少,但功能针对性更强。
如果你的需求就是传统的16:9显示器,那Dell、LG的产品可能更适合。但如果你真的需要更多显示面积、更好的护眼效果、专业的编程优化,那RD280U是目前市面上独一无二的选择。
评分:8.5/10
作为一名程序员,用了将近一个月RD280U,确实能理解为什么我朋友小A说工作效率提升了这么多。这台显示器解决了我们这个群体的很多实际痛点:
- 看得更多:3:2比例确实能减少翻页
- 看得更清楚:4K分辨率+编程模式优化
- 看得更轻松:护眼技术+MoonHalo背光灯
虽然价格不便宜,但考虑到每天8-10小时的使用时间,长期的健康价值和效率提升,我认为还是值得投资的。
最后的建议:如果你也是程序员,每天长时间编程,关注眼睛健康和工作效率,同时预算充足,那这台显示器确实可以闭眼入。但如果你觉得这些诉求不大,普通显示器也够用,那就另当别论了。
不出意外的话,我会继续使用BenQ RD280U作为我的主力显示器。
程序员的需求相对就简单多了:看得多而清楚,看得久而不累。RD280U在这两点上确实做得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