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北京医院神经内科 李凯医生
本文为作者授权医脉通发布,转载请务必于文首注明作者和来源“医脉通”。
亲爱的小伙伴们,主任查房时,轮转影像科时,住院医考试时,找工作面试时,你们有没有遇到这样的问题呢?说说脑出血的核磁演变?这时的你是心里暗喜,还是只有囧然的似曾相识?
如果记不住呢,真的不能怪大家,哪位胆大可以在上级提问时逆天的反问一次,我估计至少有一半的概率他也答不好。为什么这玩意这么难记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1. 尼玛课本和课本都不一样啊,一个老师讲的和另一个老师讲的也不一样啊,这让人背哪个是好?上大学背一个,工作背一个,过两年来出本影像书,再背一个,这是耍人玩呢么?2. 变化多端,规律不明朗,那些几天几小时高信号低信号太容易混让人抓狂了。我们这个年纪,早已不是机械记忆的黄金时间,没有充分的理解,真是什么都记不住了。3. 平时用的少哇,急诊来个头痛、偏瘫,随手开个头CT,一看脑出血,得,后续就一路CT了,这让我们苦心背的知识无用武之地啊。
一. 先解决第一个问题,经过我多方找寻,参考多个中英文资料,综合科学性、一致性和易记性,强烈推荐如下表格。三大优势:1. 时间规律,1,3,7,14d,就这么几个明确的节点,不像某些教材一会儿多少小时,一会儿多少天,然后又多少周,让人不明觉厉。2. 信号明确,不像很多地方,一会等或高信号,一会儿低或等信号,搞那么详细,记不住有毛用?3. 简明扼要的说明血肿成分演变,便于学有余力的童鞋加深理解。
P.S. 当然实践中的时间和信号变化也不是绝对的,另外这其实是动脉来源的出血表现。当然了,血肿大小、成分(静脉来源会怎样呢?)、位置、有无再出血,有没有和蛛网膜下腔/脑室相通,不同医院的序列也有差异等很多因素都有影响。因此,大家只需要找准一个表格记牢,就可以举一反三,以不变应万变了。
二. 再解决第二个问题,把表格的内容剖析一下
先说容易的,血刚从动脉里流出来,红细胞还是完整的,里面藏着氧合血红蛋白,这叫超急性期,最原汁原味。过了一天,红细胞还坚挺着没破,氧却给丢了,血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