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设计(三)---光耦及其应用

电器应用中常用的隔离器件有光耦、继电器、变压器。
光耦属于流控型元件,以光为媒介传输信号:电→光→电,输入端是发光二极管,输出端是光敏半导体。
光耦的核心应用是隔离作用,常用于输入与输出之间无共地的系统。很多通讯模块也是光耦隔离的,更容易实现各个系统之间的连接,完全不用考虑是否共地。
光耦还能用作信号传输,光耦主要分为线性光耦和非线性光耦。在一些高干扰和高电压的环境下能保证信号传输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在模数转换,在一些比较特殊的应用中,可以利用光耦实现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转变。

光耦工作原理

光耦合器由 LED发射器和光敏元件接收器组成。
LED发出光并且照射到光电传感器(三极管的基极)(光电二极管、光电晶体管、Photo Triac)上时,光电传感器开始流动电流。在这个系统中,输入光与输出端的电流成正比。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光耦的工作模式

① 饱和模式:在饱和模式下。LED将打开或关闭,因此,输出晶体管完全关闭或完全打开,意味用于导通或者非导通模式。起开关作用。例如,用于微控制器的电机驱动中,电机需要高电流高电压,在此模式下,电机将完全开启或者关闭。
② 线性模式:LED会得到一个变化的信号脉冲。LED光线通过电压或者信号样本来改变或控制,然后光电晶体管还为输出提供可变传递。就是输出也可以是一个变化的信号脉冲,用于模拟信号隔离。
例如,用于开关模式电源(SMPS)或控制需要在输出端进行错误检测的不同电路。

典型电路:以PC817为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光耦的输入端可以理解成LED驱动,本质是电流驱动,可以通过串联电阻来配置合适和电流值,注意电流不要超过可以容许的最大电流。
对输出端来说,有价值的参数就是输入端的电流,下面引入一个重要的参数:电流传输比CTR
电流传输比CTR,类似于三极管中的β,它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的输出回路电流和输入回路电流的比值。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现在设置输入电流为10mA,由于VCC1为3.3V,If=10MA,Vf=1.2(取最小),故可以算出R1=(3.3V-1.2V)/10MA=210Ω,如何保证右边(受光器或者光敏三极管)处于饱和状态呢?因为我们的目的是输出逻辑信号,也就是开关量,所以我们只需要光敏三极管工作在饱和区与截止区就可以了。我们可以按照处理三极管的方式去处理。

那其实要让光敏三极管进入饱和状态的条件:导通时:Uce≈0V。光敏三极管的CE极之间是有压差的,这里我们取0.2V,注意这里在计算的时候不能用下面这个图:算出Ic=13ma。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因为这张图的条件是Vce=5V。而此时Uce≈0.2V。下图参数是错误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而应该用这张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输入电流10ma,Vce=0.2V的条件下,集电极电流大概是2-3ma。则计算方法为:
R2=(5V-0.2V)/3MA=1.6kΩ。也可以取大一点,比如4.7K。和三极管一样。
光耦还有其他参数:
如绝缘阻抗和绝缘电压,还有响应时间,转换频率,节电容这些延时参数。
输入输出电压、电流转换比(CTR)、绝缘电压、响应时间、ESD、反向击穿电压、发光二极管正向压降通常是1.2-1.5V、脉冲上升时间(6us)和下降时间(5us)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光耦隔离驱动

光耦隔离驱动继电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双电源供电模式光耦驱动原理图,实现输入和输出完全隔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光耦隔离驱动MOS管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可控硅输出光耦隔离驱动可控硅

在隔离驱动可控硅的时候,由于晶体管输出光耦输出端耐压值较低,必须使用可控硅输出光耦,可控硅输出光耦的输出端耐压值一般为600V以上,这样在光耦未导通期间,加在光耦输出端的220V电压不会击穿光耦。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带过零检测的可控硅输出光耦与pwm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此时,只有在过零的时候光耦检测有没有输入,有就打开,没有就关闭,打开之后在快到下一个零点时,可控硅会关闭,在零点到来的时候又检测有没有输入,如此反复。360欧姆电阻用来限流,限制流过可控硅光耦输出端的电流,下面电阻是给双向可控硅提供一个确定的电位防止误导通。RC串联和压敏电阻是可控硅保护电路。
PWM驱动波形:如果需要更加精准PWM驱动,还需要做过零检测电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光耦测220V通断电路

单向光耦:利用电容的充放电在负半轴维持输出低电平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双向光耦:在一个周期内光耦都会导通,一直输出低电平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光耦振荡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用于光耦输入的隔离可控滤波电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线性光耦

线性光耦电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使用非线性光耦搭建线性光耦

用两个普通光耦构建一个线性光耦(由于Multisim中找不到PC817,所以暂用TIL191代替。)
① 输入电压Uin = 3V,输出电压Uo = 9V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② 输入电压Uin = 3V,输出电压Uo = 9V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分析过程:上面的光耦U3用于隔离;下面的U4光耦用于反馈。由于两个光耦供电电压相同,且三极管发射极输出端都接了1KΩ电阻,所以R1、R4上流过的电流相同,根据“虚短”原理,Uin = U1 = U2 = U3。R2 = 2R5,因此Uo = 3U3,满足线性关系。当Uin输入3V电压时,TB 输出端Uo测得的电压为9V;当Uin输入5V电压时,UB 输出端测得的电压为15V,输入输出成3倍的线性关系,要求输入电压Uin的3倍<=TB的供电电压,否则TB输出端与输入不满足线性关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固态继电器

逻辑输出光耦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