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层转发详细过程(没见过这么细的)

本文详细阐述了从PC1 ping PC2时的二三层转发过程,涉及路由表、ARP协议、MAC地址表的查找与维护,以及数据包的封装与解封装。在过程中,交换机、路由器如R1和R2的角色与操作被逐一剖析,最终实现网络通信。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二三层转发详细过程(地表最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讲解一下PC1 ping PC2的过程中涉及到的表项查找、表项维护与数据包的封装与解封装等过程;

发送过程:
Pc1:先查路由表,发现目的IP与自己不在同一网段,便使用默认网关,封装一个目的IP为pc2,目的mac为R1的icmp包,查arp表没有R1的IP与mac的映射关系。然后,发一个目的mac为全0,目的IP为R1,以太帧目的mac为全f的arp广播帧;

**交换机:**收到arp广播帧以后,先记录pc1的mac与入接口的对应关系在mac表(五分钟有效时间),然后解封装发现是广播帧,进行广播转发给其他接口(洪范);

**R1:**收到广播帧以后,先记录pc1的mac和ip的映射关系,然后解封装发现目的mac为全0,IP为自己,然后把自己的mac封装回一个arp响应包,;

交换机:收到arp响应包以后,先记录R1的mac与入接口的对应关系在mac表,然后查表转发给pc1;

**Pc1:**收到arp响应包以后,拿到了R1的mac,封装进刚才缓存的icmp包进行发送;

**交换机:**收到icmp包以后,查mac表转发给R1;

**R1:**收到icmp包以后,解封装,目的mac为自己,目的IP不同,然后查路由表发现目的IP不在直连网段,再查arp表没有找到R2的IP与mac的映射关系,暂时缓存icmp包。然后发一个目的mac为全0,目的IP为R2,以太帧为全f的arp请求报文给R2;

**R2:**收到arp请求报文以后,先记录R1的IP与mac映射关系,然后进行解封装,发现目的mac和IP均为自己,把自己的mac封装回一个arp响应包;

**R1:**收到arp响应包以后,拿到了R2的mac,然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