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以太网和工业以太网区别

本文探讨了车载以太网的应用,使用单对非屏蔽电缆和小型连接器,支持15m传输距离,减少车内连接成本和布线重量。介绍了以太网供电PoE技术在车载环境中的应用,以及以太网的发展历程和技术特点。讨论了以太网的CSMA/CD技术、带宽共享、冲突处理机制以及实时信息传输的问题。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车载以太网使用单对非屏蔽电缆以及更小型紧凑的连接器,使用非屏蔽双绞线时可支持15m的传输距离(对于屏蔽双绞线可支持40m),这种优化处理使车载以太网可满足车载EMC要求。可减少高达80%的车内连接成本和高达30%的车内布线重量。100M车载以太网的PHY采用了1G以太网的技术,可通过使用回声抵消在单线对上实现双向通信。

        以太网供电PoE技术于2003年推出,可通过标准的以太网线缆提供15.4W的供电功率。在一条电缆上同时支持供电与数据传输,对进一步减少车上电缆的重量和成本很有意义。由于常规的PoE是为4对电缆的以太网设计的,因此专门为车载以太网开发了PoDL,可在一对线缆上为电子控制单元ECU的正常运行提供12VDC或者5VDC供电电压。

        以太网是由鲍勃梅特卡夫(Bob Metcalfe)于1973年提出的,以太网络使用CSMA/CD(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及冲突检测)技术,目前通常使用双绞线(UTP线缆)进行组网。包括标准的以太网(10Mbit/s)、快速以太网(100Mbit/s)、千兆网(1Gbit/s)和10G(10Gbit/s)以太网。它们都符合IEEE802.3 。

       以太网中所有的传输都是串行传输,就是说在网卡的物理端口会在每一个单位时间内“写入”或是“读取”一个电位值(0或1)。那么这个单位时间对于1Gbps带宽来说就是1÷1000,000,000=1ns,每8个位(bit)相当于1个字节(Byte)。多个字节(Byte)可以组成一个数据帧。以太网传输数据是以帧为单位的。以太网规定每一个数据帧的最小字节是64byte,最大字节是1518byte。实际上每个数据帧之间还会有一个12字节的间隔。

      由于带宽通常是由多个设备共享的,这也是以太网的优势所在。但是所有的发送端没有基于时间的流量控制,并且这些发送端永远是尽最大可能发送数据帧。这样来自不同设备的数据流就会在时间上产生重叠,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冲突。因为所有数据流重叠/冲突的部分会遵循QoS优先机制进行转发,一部分的数据包肯定会被丢弃。在IT专业里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当某个交换机的带宽占用率超过40%时就必须得扩容,其目的就是通过提高网络带宽来避免拥堵的产生。

     由于以太网的发明时间太早,并没有考虑实时信息的传输问题。尽管RTP(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实时数据的传输,但并不能为按顺序传送数据包提供可靠的传送机制。因此,想要对所有的数据包进行排序,就离不开对数据的缓冲(Buffer)。但一旦采用缓冲的机制就又会带来新的问题—极大的“延时”。换句话说,当数据包在以太网中传输的时候从不考虑延时、排序和可靠交付。传统以太网最大的缺点是不确定性或者说非实时性,由于Ethernet采用CSMA/CD方式,网络负荷较大时,网络传输的不确定性不能满足工业控制的实时要求,故传统以太网技术难以满足控制系统要求准确定时通信的实时性要求,一直被视为“非确定性”的网络。尽管传统二层网络已经引入了优先级(Priority)机制,三层网络也已内置了服务质量(QoS)机制,仍然无法满足实时性数据的传输。此外,在传统以太网中,只有当现有的包都处理完后才会处理新到的包,即使是在Gbit/s的速率下也需要几百微秒的延迟,满足不了车内应用的需求。更何况目前是Mbit/s的速率,延迟最多可能达上百毫秒,这肯定是无法接受的。普通以太网采用的是事件触发传输模式,在该模式下端系统可以随时访问网络,对于端系统的服务也是先到先服务。事件触发模式的一个明显的缺点是当几个端系统需要在同一传输媒介上进行数据通讯时,所产生的传输时延和时间抖动会累积。

### 车载以太网与普通以太网的技术差异 车载以太网普通以太网虽然都基于以太网协议栈,但由于应用场景的不同,在技术实现上有显著的区别。以下是两者的主要技术差异: #### 1. **物理层设计** 车载以太网通常采用单对非屏蔽双绞线(Unshielded Twisted Pair, UTP),而非传统以太网使用的四对屏蔽双绞线[^1]。这种设计减少了电缆重量体积,满足汽车内部空间有限的要求。此外,车载以太网还具有更高的电磁兼容性(EMC)标准,能够在复杂的车内环境中稳定运行。 #### 2. **实时性可靠性** 车载以太网需要支持时间敏感网络(Time-Sensitive Networking, TSN),这是为了满足自动驾驶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对低延迟高可靠性的需求[^2]。TSN能够确保关键数据包按时到达目的地,而普通以太网主要依赖尽力而为的服务模型(Best-Effort Service Model),无法提供类似的确定性保障。 #### 3. **功耗优化** 由于车辆能源系统的限制,车载以太网设备被设计成更低功耗的工作模式。相比之下,普通以太网设备往往不考虑严格的功耗约束,尤其是在数据中心或企业级网络中。 #### 4. **温度范围环境适应性** 车载以太网组件必须能在极端温度条件下工作,例如-40°C到125°C之间,这远超普通以太网设备的设计范围。此外,它们还需要抵抗振动、湿度其他恶劣条件的影响[^3]。 #### 5. **安全性** 现代汽车越来越成为黑客攻击的目标,因此车载以太网集成了更强大的安全机制,比如端到端加密入侵检测系统(IDS)。这些功能对于保护车辆免受远程控制或其他恶意行为至关重要。而在普通以太网中,网络安全更多依赖于外部防火墙软件防护措施。 #### 6. **拓扑结构灵活性** 尽管星型拓扑是最常见的以太网布线方式之一,但在某些情况下,车载以太网允许使用环形或混合拓扑来提高冗余度并增强容错能力[^2]。这对于攸关生命的应用程序尤为重要,如刹车控制系统或者动力传动监控。 ```python # 示例代码展示如何初始化一个简单的以太网通信接口 (伪代码) class EthernetInterface: def __init__(self, type="standard"): self.type = type def configure(self): if self.type == "vehicle": print("Configuring vehicle-specific parameters...") # 设置车载特定参数,如TSN支持、低功耗模式等 elif self.type == "standard": print("Using default standard ethernet settings.") ``` --- ###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