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驱动基础 | udev 热插拔机制

前言

udev是Linux系统中的一个设备管理器,它可以根据设备的属性动态地创建设备文件,并执行特定的命令,通常用来处理热插拔。

udev引入

Linux 传统上使用 mknod 静态设备创建的方法,在 /dev/ 下创建了大量的节点。比如我想创建一个 /dev/sda3 块设备节点,主设备号是8,此设备号是0,如下操作

这样静态创建设备节点需要知道主设备号和次设备号,于是 Linux 2.6 内核是开始引入可在用户空间执行的 udev,允许用户不必再关心主、次设备号, 在系统检测到设备的热插拔(hotplug)事件才动态的在/dev 下建立和删除相应的设备节点文件。简言之,udev 的主要功能是实时动态的创建和删除设备节点。

udev规则介绍

udev 使用一组规则来定义设备的特性和行为。这些规则存放在/etc/udev/rules.d/ 目录下的规则文件中,这些文件命名"XX-名称 .rules",其中"XX"是文件的优先级,按顺序执行。名字可以是任何有描述性的名称。

下面是 udev 的一套规则

ACTION=="action", KERNEL=="kernel", ATTR{attribute}=="value", ... , RUN{command}

以下是 udev 规则中各个部分的详细说明:

  • ACTION:触发规则的事件类型,例如 addremovechange 等。

  • KERNEL:设备的内核名称,通常是 /dev 下设备文件的名称,不包括 /dev/ 前缀。

  • ATTR{attribute}:设备的属性,通常与 sysfs 文件系统中的属性相对应。

  • VALUE:

### Linux Udev 热插拔设备管理配置 #### 创建自定义规则文件 为了使特定类型的USB设备能够被正确识别并赋予合适的权限,在`/etc/udev/rules.d/`目录下创建一个新的规则文件,例如命名为`51-android.rules`。在此文件中加入如下内容以确保任何匹配条件的USB设备都将拥有读写权限: ```bash SUBSYSTEM=="usb", ENV{DEVTYPE}=="usb_device", MODE="0666" ``` 此命令指定了当子系统为USB且设备类型为USB设备时应用该规则,并设置相应的访问模式[^2]。 #### 处理热插拔事件 Udev通过监听来自内核的通知来响应硬件的变化。每当有新的外设连接到计算机或是断开现有外设时,都会触发一次这样的通知。这些消息通常经由Netlink套接字传递给用户空间程序进行进一步处理[^1]。 对于开发者而言,如果想要捕捉这类变动以便执行某些操作(如自动挂载新插入的存储介质),可以通过编写C/C++应用程序订阅对应的uevent消息队列或者利用Python等高级语言中的库函数简化开发流程[^3]。 #### 实现细节说明 具体来说,Linux下的热插拔功能依赖于内核模块向用户态发送信号的能力。一旦检测到物理层面的状态改变——无论是插入还是移除动作——就会立即激活关联的服务来进行必要的调整工作。这其中包括但不限于加载驱动、分配资源以及更新环境变量等任务。 此外,还可以借助守护进程持续监控指定路径下的状态变化情况,从而更加灵活地应对各种复杂的场景需求。例如,在Android平台上可通过继承`UEventObserver`类的方式实现对特定节点的关注,进而及时获取最新的动态信息用于后续逻辑判断。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