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的易发性评价、危险性评价、易损性评价都与GIS和遥感影像解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遥感解译可以为地质灾害评价提供一个地区的植被覆盖度,土地利用类型,房屋建筑建筑分布,工程地质岩性以及水系的分布特征。而GIS在地质灾害评价中的作用更多的是将基础地质调查的数据进行叠加分析与可视化。
下面就简单谈谈GIS在地质灾害分析评价中常用的功能:
1.基于DEM(数字高程模型)的分析:
a.高程分析
b.坡度分析
c.起伏度分析(相对高差分析)
d.曲率分析 (坡型:凸型坡与凹型坡)
e.坡向分析
2.缓冲区分析
a.基于河流水系的缓冲区是分析
b.基于断裂构造的缓冲区分析
3.插值分析
gis中地质灾害 评价对降雨量常用的处理方法就是空间插值。
4.点密度分析
对灾害点 ,或者人类工程活动较强的点的处理方法常用点密度分析。
5.区域分析——分区统计
6.重分类
基于我们统计的地质灾害的信息量对评价因子进行重分类。
7.叠加分析
根据我们所建立的地质灾害评价模型,计算各个因子的权重,然后对各因子进行叠加分析,得到评价图。
后续我会对以上所涉及的逐一更新发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