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PGA工作原理、架构及底层资源

FPGA工作原理、架构及底层资源



前言

随着数字电路设计和嵌入式系统应用的不断发展,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作为一种灵活、可重构的可编程逻辑器件,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应用。本篇博客将探讨FPGA的原理、架构及底层资源,旨在为读者深入了解FPGA提供全面的专业知识。


一、FPGA工作原理

FPGA的原理基于可编程逻辑块和可编程互连网络。逻辑块是FPGA的基本组成单元,通常由查找表(Look-up Table,LUT)和寄存器组成。查找表是FPGA的关键组件之一,它是一种存储逻辑功能的表格结构,可以实现2输入至6输入的逻辑运算。随着技术的发展和FPGA的进化,FPGA芯片中的逻辑块和查找表的规模不断增加,以满足更复杂的逻辑功能和应用需求。较高输入数量的查找表能够支持更多复杂的逻辑运算,提供更大的灵活性和性能优化。通过编程或配置查找表的值,可以改变逻辑功能的实现。寄存器用于存储状态或临时计算结果,在时钟信号的控制下进行数据的存储和传输。

FPGA的可编程互连网络负责将逻辑块连接在一起以形成所需的电路拓扑。它由全局连线和局部连线两部分组成。全局连线是一组专用的高速互联通道,用于实现逻辑块之间的远距离连接,例如跨时钟域的连接。局部连线则是邻近的逻辑块之间的连线,用于实现邻近互连关系。FPGA的互连网络可通过编程开关(Programmable Switch)的控制以实现连线的通断,使得逻辑块之间的连接变得灵活可变。

深入浅出的理解:如果把FPGA理解为一块电路板,作为设计师就是要去利用这块电路板去通过选用器件和选通布线的方式设计自己要用的电路。这个板子上有很多器件,且各种类器件的位置已经固定,器件之间存在丰富的布线资源,器件和布线都是可以通过编程决定是否选用。设计的过程就是根据功能选用不同的器件,再选通设计中的布线。最后形成目标电路。

二、FPGA架构及底层资源

1.FPGA架构

FPGA架构及底层资源
目前主流的FPGA仍以查找表技术为基础,主要由六部分组成:可编程输入输出单元(IOB)、可编程逻辑单元(CLB)、完整的时钟管理(DCM)、嵌入块状RAM(BRAM)、布线资源、内嵌的底层功能单元(soft core,软核,区别于软IP核)和内嵌专用硬件模块(hard core,硬核,区别于硬IP核)。其中最为主要的是可编程输出输出单元、可编程逻辑单元和布线资源。
IP核一般分为软IP核,硬IP核和固IP核。和上述的软硬核并不是同一个定义范畴。软核(soft core)和硬核(hard core)是FPGA中的两种不同类型的处理器核心或其他复杂的数字逻辑功能的实现方式。

软核(soft core)通常是指通过FPGA中的逻辑资源进行编程实现的处理器核心或其他复杂的数字逻辑功能,它们的实现是通过FPGA内部的逻辑单元和存储单元来完成的。一个常见的软核是Xilinx(现在被AMD收购)的MicroBlaze,它是一款可在Xilinx FPGA中实现的32位RISC处

### FPGA的整体架构与组成 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是一种可编程逻辑器件,其内部架构设计复杂且灵活,能够支持用户通过硬件描述语言(如Verilog或VHDL)实现各种数字电路功能。FPGA架构主要由以下几个关键部分组成[^3]: 1. **可编程逻辑单元(CLB, Configurable Logic Block)** CLB是FPGA的核心组成部分,用于实现组合逻辑和时序逻辑功能。每个CLB通常包含多个查找表(LUT, Look-Up Table)、触发器(Flip-Flop)以及进位链路等资源。这些资源可以被配置为实现复杂的逻辑运算或简单的存储功能。 2. **可编程互连资源(Interconnects)** FPGA中的互连资源允许CLB之间的信号传输,并支持不同模块间的通信。互连资源包括全局布线、区域布线和专用布线等多种类型。这些资源的灵活性使得FPGA能够适应多种不同的设计需求[^5]。 3. **输入/输出单元(IOBs, Input/Output Blocks)** IOBs负责FPGA芯片与外部世界的接口连接。每个IOB可以配置为支持不同的电压标准、驱动强度和电气特性,以满足各种应用场景的需求。 4. **嵌入式存储器块(Block RAM 或 Distributed RAM)** FPGA通常包含一定数量的嵌入式存储器块,用于实现数据缓冲、查找表等功能。这些存储器块可以被配置为单端口RAM、双端口RAM或ROM等形式,提供高效的存储解决方案[^2]。 5. **数字信号处理模块(DSP Blocks)** DSP模块是现代FPGA中常见的组成部分,专门用于加速乘法、加法等数学运算。这些模块在高性能计算、音频处理和图像处理等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 6. **时钟管理模块(Clock Management Unit)** 时钟管理模块负责生成和分配系统时钟信号。它通常包括相位锁定环(PLL)和延迟锁定环(DLL),用于实现时钟倍频、分频和相位调整等功能,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5]。 7. **配置存储器与配置逻辑** FPGA的配置信息存储在片上SRAM或闪存中。配置逻辑负责将设计文件加载到FPGA中,使其按照用户定义的功能运行。 --- ### FPGA的设计流程 FPGA的设计流程是一个从概念到实现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阶段[^5]: 1. **电路功能设计** 在设计开始之前,需要根据任务要求进行方案论证和系统设计。此阶段涉及选择合适的FPGA型号,并对设计规范进行分解,形成模块化的架构设计。 2. **设计输入** 设计输入是将设计以EDA工具支持的形式表示出来。常用的方法包括硬件描述语言(如Verilog或VHDL)编写代码或通过原理图输入。 3. **功能仿真** 功能仿真用于验证设计的逻辑功能是否符合预期。此阶段不考虑延时信息,主要用于检查代码的语法正确性和行为逻辑的准确性。 4. **综合** 综合过程将高层次的硬件描述语言转换为底层的逻辑网表。这一阶段会根据目标FPGA的结构优化设计,生成适合布局布线的逻辑连接。 5. **布局布线** 布局布线是将逻辑网表映射到具体的FPGA物理资源上,并完成信号的连接。此阶段需要权衡速度和面积之间的关系。 6. **时序仿真** 时序仿真基于布局布线后的延时信息,评估设计的实际工作性能,检测是否存在时序违规问题。 7. **芯片编程与测试** 最后一步是生成位流文件并将其下载到FPGA中。调试阶段可以通过内嵌逻辑分析仪(如Xilinx的ChipScope或Altera的SignalTap II)进行。 --- ### 示例代码:简单的FPGA设计 以下是一个用Verilog实现的简单FPGA设计示例,展示了如何使用FPGA实现一个基本的异或门逻辑。 ```verilog module xor_gate( input wire a, input wire b, output reg y ); always @(*) begin y = a ^ b; // 实现异或逻辑 end endmodule ``` ---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