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讲义:学术论文体系介绍(Introduction to the Academic Paper Ecosystem)
课程目标
- 理解学术期刊的分类、级别和分区方法。
- 掌握论文发表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 熟悉与论文写作相关的核心概念和术语。
- 为人工智能专业学生提供实用的论文写作与投稿指导。
一、期刊分类
1. 国外期刊
国外期刊通常以国际影响力高、评审严格著称,以下是人工智能领域常见的几种类型:
-
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科学引文索引)
-
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创建,收录约3700种自然科学领域的顶级期刊。
-
根据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 IF)分为一区至四区:
- 一区:前25%,顶尖期刊。
- 二区:25%-50%,高水平期刊。
- 三区:50%-75%,中等水平。
- 四区:75%-100%,较低水平。
-
特点:人工智能领域的顶级会议(如NeurIPS、ICML)论文有时也会被SCI收录。
-
-
EI(Engineering Index,工程索引)
- 全球最全面的工程技术数据库,收录范围比SCI广,包括期刊和会议论文。
- 特点:适合人工智能领域的工程应用研究投稿。
-
SSCI(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 SCI的姊妹篇,收录人文社科领域期刊。
- 特点:人工智能与社会科学交叉研究(如AI伦理)可考虑SSCI期刊。
-
ISTP(Index to Scientific & Technical Proceedings,科技会议录索引)
- 收录科技会议论文。
- 特点:人工智能领域的国际会议(如AAAI、IJCAI)论文常被收录。
2. 国内期刊
国内期刊分为核心期刊和非核心期刊(普刊),在人工智能领域也有广泛应用。
(1) 核心期刊
-
北大核心(中文核心期刊)
- 由北京大学图书馆评定,每三年更新一次,涵盖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
- 特点:适合发表中文AI研究综述或应用论文。
-
南大核心(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 南京大学评定,两年一次,偏重社会科学。
- 特点:AI与社会影响相关研究可投稿。
-
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 中国科学文献情报中心评定,两年一次,理工科认可度高,被称为“中国SCI”。
- 特点: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研究的重要选择。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CSTPCD)
-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评定,每年更新,理工科为主。
-
社科院核心(CHSSCD)
- 中国社会科学院评定,偏重人文社科。
-
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
- 使用较少。
-
万方核心
- 万方数据评定,影响力稍低。
(2) 非核心期刊(普刊)
-
国家级期刊
- 主办单位为国家级机构,发表难度较高。
-
省级期刊
- 主办单位为省级机构,相对容易发表。
-
大学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