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事务隔离机制与锁机制

本文介绍了数据库中的事务隔离机制,包括事务的ACID属性及并发事务处理可能遇到的问题,如脏写、脏读、不可重复读和幻读。文章详细讲解了MySQL的四种事务隔离级别,并探讨了锁机制,包括乐观锁、悲观锁、读锁、写锁、表锁和行锁的概念与区别。此外,还讨论了InnoDB和MyISAM存储引擎的锁行为,以及如何通过状态变量分析行锁争夺情况,最后给出了锁优化建议。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前言

我们日常开发中一般会并发执行多个事务,从而会对同一批数据进行增删改查,就会导致我们所说的脏写、脏读、不可重复读、幻读这些问题。这些问题的本质都是数据库的多事务并发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数据库设计了事务隔离机制、锁机制、MVCC多版本并发控制隔离机制,用一整套机制来解决多事务并发问题,接下来我们来讲解一下事务隔离机制和锁机制,MVCC多版本并发隔离机制后面专门搞一篇文章讲解。

事物隔离机制

事务的ACID属性

  • 原子性(Atomicity):事务是一个原子操作单元,其对数据的修改要么全部执行,要么全都不执行
  • 一致性(Consistent):在事务开始和完成时,数据都必须保持一致状态,这意味着所有相关的数据规则都必须应用于事务的修改,以保持数据的完整性
  • 隔离性(Isolation):数据库系统提供一定的隔离机制,保证事务在不受外部并发操作影响的独立环境执行,这意味着事务处理过程中的中间状态外部是不可见的,反之亦然
  • 持久性(Durable):事务完成之后,它对于数据的修改是永久性的,即使出现系统古装也能够保持

并发事务处理带来的问题

  • 脏写:当两个或多个事务选择同一行,然后基于最初选定的值更新该行时,由于事务都不知道其他事务的存在,就会发生丢失更新问题,即最后的更新覆盖了由其他事务所做的更新
  • 脏读:一个事务正在对一条记录修改,在这个事务完成并提交之前,这条记录的数据就处于不一致的状态;这时,另一个事务也来读取同一条记录,如果不加控制,第二个事务读取了这些“脏”数据,并据此作进一步的处理,就会产生未提交的数据依赖关系,即事务A读取到了事务B已经修改但尚未提交的数据,还在这个基础上做了操作,此时,如果B事务回滚,A读取的数据无效,不符合一致性要求
  • 不可重复读:一个事务在读取某些数据后的某个时间,再次读取以前读过的数据,却发现读出的数据已经发生了改变,或者某些记录已经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