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序
如果你给我的,和你给别人的是一样的,那我就不要了。
嗨!这里是狐狸~~
又见面了,今天来补补课,来给大家带来一些不一样的东西,这些也是我这么多年整理出来的,一点点的积累出来的,是什么呢,就是大家以后想当程序员面试的时候需要掌握的一些些知识,可能不是很全面,但我觉得只要掌握我这些整理出来的知识,找个工作是绝对没有问题的,东西很多哈,一时讲不完,可能要分很多期了,希望大家可以耐心观看,最好是收藏起来以备不时之需,自认为是非常详细了。好,我们现在开始。
1、const
作用
1)修饰变量,说明该变量不可以被改变;
2)修饰指针,分为指向常量的指针和指针常量;
3)常量引用,经常用于形参类型,即避免了拷贝,又避免了函数对值的修改;
4)修饰成员函数,说明该成员函数内不能修改成员变量。
使用
const 使用
1)const的普通用法
int const size;
const int size;
这两条语句都是把size声明为一个整数,他的值不能被修改。
可以在声明的时候对他进行初始化,
int const size =10;
错误用法:
const int size =10;
char buffer[size];
错误在于,size占用某内存块,C编译器不知道它在编译的值。并且,C默认const是外部连接的,所以写成const是可以的。
2)const用于指针
(1)
const int *p;
int const *p;
两者相同,p是一个指向整形常亮的指针,可以修改指针的值,但不能修改指针所指向的值。
int b = 5;
int c = 3;
const int *p=&b;
*p=6; //错误,不能通过指针修改所指向的值;
p=&c; //正确,可以修改指针的值
(2)
int * const p;
p是一个指针,指针p是常量,它的值无法修改,但是可以修改p所指向的整型的值。
int b = 5;
int c = 3;
int *const p = &b;
*p = 6; //正确,可以修改指针所值向的值
p =&c; //错误,不可以修改指针的值
(3)
const int * const p;
无论是指针本身还是它所指向的值都是常量。
简单的判断的方法:如果const在 * 的左侧,则const用来修饰指针所指向的变量,即指针指向位常量;如果const位于*的右侧,则const就是修饰指针本身,即指针本身就是常量。
3)const用于函数的形参
void foo(const int * p)
const用于形参时说明了形参在函数内部不会被改变。这种形式通常用于数组形式的参数中模拟传值调用。这也是const最有用之处,限定函数的形参,这样该函数将不会修改实参指针所指向的数据。这里需要注意得的是,是函数不应该去修改而不是不能修改。
4)声明常量的其他方法
C语言中可以用enum类型和#define宏来定义常量
#define MAX_SIZE 10;
int const max_size =10;
此处使用#define比使用const变量更好。
只要允许使用字面值常量的地方都可以使用前者,比如声明数组的长度。
const变量只能用于允许使用变量的地方。
2、static
作用
-
修饰普通变量,修改变量的存储区域和生命周期,使变量存储在静态区,在 main 函数运行前就分配了空间,如果有初始值就用初始值初始化它,如果没有初始值系统用默认值初始化它。
-
修饰普通函数,表明函数的作用范围,仅在定义该函数的文件内才能使用。在多人开发项目时,为了防止与他人命令函数重名,可以将函数定位为 static。
-
修饰成员变量,修饰成员变量使所有的对象只保存一个该变量,而且不需要生成对象就可以访问该成员。
-
修饰成员函数,修饰成员函数使得不需要生成对象就可以访问该函数,但是在 static 函数内不能访问非静态成员。
静态局部变量定义:
在局部变量的说明前再加上static说明符就构成静态局部变量。
例如:
static int a,b;
static float array[5]={1,2,3,4,5};
3、inline 内联函数
特征
-
相当于把内联函数里面的内容写在调用内联函数处;
-
相当于不用执行进入函数的步骤,直接执行函数体;
-
相当于宏,却比宏多了类型检查,真正具有函数特性;
-
不能包含循环、递归、switch 等复杂操作;
-
在类声明中定义的函数,除了虚函数的其他函数都会自动隐式地当成内联函数。
使用
inline 使用
// 声明1(加 inline,建议使用)
inline int functionName(int first, int secend,...);
// 声明2(不加 inline)
int functionName(int first, int secend,...);
// 定义
inline int functionName(int first, int secend,...) {/****/};
// 类内定义,隐式内联
class A {
int doA() { return 0; } // 隐式内联
}
// 类外定义,需要显式内联
class A {
int doA();
}
inline int A::doA() { return 0; } // 需要显式内联
编译器对 inline 函数的处理步骤
-
将 inline 函数体复制到 inline 函数调用点处;
-
为所用 inline 函数中的局部变量分配内存空间;
-
将 inline 函数的的输入参数和返回值映射到调用方法的局部变量空间中;
-
如果 inline 函数有多个返回点,将其转变为 inline 函数代码块末尾的分支(使用 GOTO)。
优缺点
优点
-
内联函数同宏函数一样将在被调用处进行代码展开,省去了参数压栈、栈帧开辟与回收,结果返回等,从而提高程序运行速度。
-
内联函数相比宏函数来说,在代码展开时,会做安全检查或自动类型转换(同普通函数),而宏定义则不会。
-
在类中声明同时定义的成员函数,自动转化为内联函数,因此内联函数可以访问类的成员变量,宏定义则不能。
-
内联函数在运行时可调试,而宏定义不可以。
缺点
-
代码膨胀。内联是以代码膨胀(复制)为代价,消除函数调用带来的开销。如果执行函数体内代码的时间,相比于函数调用的开销较大,那么效率的收获会很少。另一方面,每一处内联函数的调用都要复制代码,将使程序的总代码量增大,消耗更多的内存空间。
-
inline 函数无法随着函数库升级而升级。inline函数的改变需要重新编译,不像 non-inline 可以直接链接。
-
是否内联,程序员不可控。内联函数只是对编译器的建议,是否对函数内联,决定权在于编译器。
虚函数(virtual)可以是内联函数(inline)吗?
-
虚函数可以是内联函数,内联是可以修饰虚函数的,但是当虚函数表现多态性的时候不能内联。
-
内联是在编译器建议编译器内联,而虚函数的多态性在运行期,编译器无法知道运行期调用哪个代码,因此虚函数表现为多态性时(运行期)不可以内联。
-
inline virtual 唯一可以内联的时候是:编译器知道所调用的对象是哪个类(如 Base::who() ),这只有在编译器具有实际对象而不是对象的指针或引用时才会发生。
虚函数内联使用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Base
{
public:
inline virtual void who()
{
cout << "I am Base\n";
}
virtual ~Base() {}
};
class Derived : public Base
{
public:
inline void who() // 不写inline时隐式内联
{
cout << "I am Derived\n";
}
};
int main()
{
// 此处的虚函数 who(),是通过类(Base)的具体对象(b)来调用的,编译期间就能确定了,所以它可以是内联的,但最终是否内联取决于编译器。
Base b;
b.who();
// 此处的虚函数是通过指针调用的,呈现多态性,需要在运行时期间才能确定,所以不能为内联。
Base *ptr = new Derived();
ptr->who();
// 因为Base有虚析构函数(virtual ~Base() {}),所以 delete 时,会先调用派生类(Derived)析构函数,再调用基类(Base)析构函数,防止内存泄漏。
delete ptr;
ptr = nullptr;
system("pause");
return 0;
}
4、assert()
断言,是宏,而非函数。assert 宏的原型定义在 <assert.h> (C)、 <cassert> (C++)中,其作用是如果它的条件返回错误,则终止程序执行。如:
assert( p != NULL );
5、sizeof()
-
sizeof 对数组,得到整个数组所占空间大小。
-
sizeof 对指针,得到指针本身所占空间大小。
6、#pragma pack(n)
设定结构体、联合以及类成员变量以 n 字节方式对齐
#pragma pack(n) 使用
#pragma pack(push) // 保存对齐状态
#pragma pack(4) // 设定为 4 字节对齐
struct test
{
char m1;
double m4;
int m3;
};
#pragma pack(pop) // 恢复对齐状态
7、位域
Bit mode: 2; // mode 占 2 位
类可以将其(非静态)数据成员定义为位域(bit-field),在一个位域中含有一定数量的二进制位。当一个程序需要向其他程序或硬件设备传递二进制数据时,通常会用到位域。
-
位域在内存中的布局是与机器有关的
-
位域的类型必须是整型或枚举类型,带符号类型中的位域的行为将因具体实现而定
-
取地址运算符(&)不能作用于位域,任何指针都无法指向类的位域
8、volatile
volatile int i = 10;
-
volatile 关键字是一种类型修饰符,用它声明的类型变量表示可以被某些编译器未知的因素(操作系统、硬件、其它线程等)更改。所以使用 volatile 告诉编译器不应对这样的对象进行优化。
-
volatile 关键字声明的变量,每次访问时都必须从内存中取出值(没有被 volatile 修饰的变量,可能由于编译器的优化,从 CPU 寄存器中取值)
-
const 可以是 volatile (如只读的状态寄存器)
-
指针可以是 volatile
9、struct 和 typedef struct
C中
// c
typedef struct Student {
int age;
} S;
等价于
// c
struct Student {
int age;
};
typedef struct Student S;
此时 S
等价于 struct Student
,但两个标识符名称空间不相同。
另外还可以定义与 struct Student
不冲突的 void Student() {}
。
C++ 中
由于编译器定位符号的规则(搜索规则)改变,导致不同于C语言。
1)如果在类标识符空间定义了 struct Student {...};
,使用 Student me;
时,编译器将搜索全局标识符表, Student
未找到,则在类标识符内搜索。
即表现为可以使用 Student
也可以使用 struct Student
,如下:
// cpp
struct Student {
int age;
};
void f( Student me ); // 正确,"struct" 关键字可省略
2)若定义了与Student
同名函数之后,则Student
只代表函数,不代表结构体,如下:
typedef struct Student {
int age;
} S;
void Student() {} // 正确,定义后 "Student" 只代表此函数
//void S() {} // 错误,符号 "S" 已经被定义为一个 "struct Student" 的别名
int main() {
Student();
struct Student me; // 或者 "S me";
return 0;
}
暂停一会
OK,大家能看到这里估计都很累了吧,我也越写越觉得这种方式是不是你们接受不了,确实有些枯燥了,而且又长又臭,大家觉得呢,之后看能不能一个知识点的讲,看你们想看什么,确实一下写太多,太长,有些确实可能也没必要,好叭,看以后怎么个改法,今天就到这里啦,在这里希望可以得到大家的关注以及点赞啦,希望大家可以多多支持!!你们的点赞就是我坚持下去的动力!
后续我还会发布更多的项目源或者学习资料,希望大家可以持续关注,有什么问题可以回帖留言。想要提前掌握的可以加群领取C/C++学习资料以及其他项目的源码的可以加群【1083227756】了解。想要对程序员的未来发展有兴趣的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狐狸的编码时光】,希望和大家一起学习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