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基于【雷丰阳老师:尚硅谷2025最新SpringCloud - 快速通关】进行实践操作,并对雷神的笔记做一个更详细的补充,供大家学习参考,一起加油!
视频地址:SpringCloud快速通关_教程简介_哔哩哔哩_bilibili
SpringCloud-快速通关(一)
一、分布式基础
1.1、微服务
微服务架构风格,就像是把一个单独的应用程序开发为一套小服务,每个小服务运行在自己的进程中,并使用轻量级机制通信,通常是 HTTP API。这些服务围绕业务能力来构建, 并通过完全自动化部署机制来独立部署。这些服务使用不同的编程语言书写,以及不同数据存储技术,并保持最低限度的集中式管理。
简而言之:拒绝大型单体应用,基于业务边界进行服务微化拆分,各个服务独立部署运行。
1.2、集群&分布式&节点
集群是个物理形态,分布式是个工作方式。
只要是一堆机器,就可以叫集群,他们是不是一起协作着干活,这个谁也不知道;
《分布式系统原理与范型》定义:
- “分布式系统是若干独立计算机的集合,这些计算机对于用户来说就像单个相关系统”
- 分布式系统(distributed system)是建立在网络之上的软件系统。
分布式是指将不同的业务分布在不同的地方。
集群指的是将几台服务器集中在一起,实现同一业务。
例如:京东是一个分布式系统,众多业务运行在不同的机器,所有业务构成一个大型的业务集群。每一个小的业务,比如用户系统,访问压力大的时候一台服务器是不够的。我们就应该将用户系统部署到多个服务器,也就是每一个业务系统也可以做集群化;
分布式中的每一个节点,都可以做集群。 而集群并不一定就是分布式的。
节点:集群中的一个服务器
1.3、远程调用
在分布式系统中,各个服务可能处于不同主机,但是服务之间不可避免的需要互相调用,我们称为远程调用。 SpringCloud 中使用 HTTP+JSON
的方式完成远程调用
1.4、负载均衡
分布式系统中,A 服务需要调用 B 服务,B 服务在多台机器中都存在,A 调用任意一个服务器均可完成功能。 为了使每一个服务器都不要太忙或者太闲,我们可以负载均衡的调用每一个服务器,提升网站的健壮性。
常见的负载均衡算法:
- 轮询:为第一个请求选择健康池中的第一个后端服务器,然后按顺序往后依次选择,直到最后一个,然后循环。
- 最小连接:优先选择连接数最少,也就是压力最小的后端服务器,在会话较长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采取这种方式。
- 散列:根据请求源的 IP 的散列(hash)来选择要转发的服务器。这种方式可以一定程度上保证特定用户能连接到相同的服务器。如果你的应用需要处理状态而要求用户能连接到和之前相同的服务器,可以考虑采取这种方式。
1.5、服务注册/发现&注册中心
A 服务调用 B 服务,A 服务并不知道 B 服务当前在哪几台服务器有,哪些正常的,哪些服务已经下线。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引入注册中心;
如果某些服务下线,我们其他人可以实时的感知到其他服务的状态,从而避免调用不可用的服务。
1.6、配置中心
每一个服务最终都有大量的配置,并且每个服务都可能部署在多台机器上。我们经常需要变更配置,我们可以让每个服务在配置中心获取自己的配置。
配置中心用来集中管理微服务的配置信息
1.7、服务熔断&服务降级
在微服务架构中,微服务之间通过网络进行通信,存在相互依赖,当其中一个服务不可用时,有可能会造成雪崩效应。要防止这样的情况,必须要有容错机制来保护服务。
1)、服务熔断
设置服务的超时,当被调用的服务经常失败到达某个阈值,我们可以开启断路保护机制,后来的请求不再去调用这个服务。本地直接返回默认的数据
2)、服务降级
在运维期间,当系统处于高峰期,系统资源紧张,我们可以让非核心业务降级运行。降级:某些服务不处理,或者简单处理【抛异常、返回 NULL、调用 Mock 数据、调用 Fallback 处理逻辑】
1.8、API 网关
在微服务架构中,API Gateway 作为整体架构的重要组件,它抽象了微服务中都需要的公共功能,同时提供了客户端负载均衡,服务自动熔断,灰度发布,统一认证,限流流控,日志统计等丰富的功能,帮助我们解决很多 API 管理难题。
二、Spring Cloud
2.1、简介
Spring Cloud是分布式系统一站式解决方案。
什么是分布式系统?
架构分:单体和分布式。集群只是一种物理形态,分布式是工作方式。
架构演进 | 单体架构 | 集群架构 | 分布式架构 |
---|---|---|---|
定义 | 所有功能模块都在一个项目里 | 单体的多服务器版本 | 一个大型应用被拆分成很多小应用分布部署在各个机器; |
优点 | 开发部署简单 | 解决大并发 | 解决了单体+集群的问题 |
缺点 | 无法应对高并发 | 问题1:模块块升级 麻烦 问题2:多语言团队 交互不通 |
基于自己的理解:分布式架构(模拟用户访问)
- 通过网关来发送各个微服务的请求(请求路由)。用
gateway
。网关需要对请求进行分发,所以要注册到注册中心。 - 将各微服务布置到各服务器,即微服务(自治) 独立部署、数据隔离、语言无关,将不同模块部署到多个服务器,每个模块都要有副本服务器。不能让每个模块只部署到一个服务器,会出现单点故障问题:如果这个服务器崩了,那应用就不能提供完整服务了
- 如果模块跨服务器之间调用会遇到什么问题?远程调用RPC。如果远程调用怎么让应用知道调用哪个服务器的微服务。此时就需要用到nacos注册中心和配置中心,注册中心有两个功能:服务注册(监控服务上下线)和服务发现(远程调用之前要发现对方在哪)。配置中心:统一管理配置文件+推送配置的变更。
Nacos+OpenFeign
- 如果模块之间调用失败导致服务调用链整体阻塞甚至雪崩,怎么办?服务熔断(快速失败机制),及时释放资源,防止资源耗尽。
Sentinal
- 如果有一个操作需要多个数据库合作,而不同数据库部署在不同服务器,这就需要用到分布式事务。
Seata
2.2、技术配置
Spring Cloud 系列:
- 官网:https://spring.io/projects/spring-cloud
- 远程调用:OpenFeign
- 网关:Gateway
Spring Cloud Alibaba 系列:
- 官网:https://sca.aliyun.com/
- 注册中心/配置中心:Nacos
- 服务保护:Sentinel
- 分布式事务:Seata
2.3、版本
2.4、实践
2.4.1、建springcloud-demo项目
先用手脚架快速搭建框架
2.4.2、导依赖
pom父模块
注意:springboot, springcloud, springcloud-alibaba的版本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project xmlns="http://maven.apache.org/POM/4.0.0"
xmlns:xsi="http://www.w3.org/2001/XMLSchema-instance"
xsi:schemaLocation="http://maven.apache.org/POM/4.0.0 http://maven.apache.org/xsd/maven-4.0.0.xsd">
<parent>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groupId>
<artifactId>spring-boot-starter-parent</artifactId>
<version>3.3.4</version>
<relativePath/> <!-- lookup parent from repository -->
</parent>
<modelVersion>4.0.0</modelVersion>
<groupId>com.atguigu</groupId>
<artifactId>spring-cloud-demo</artifactId>
<version>1.0-SNAPSHOT</version>
<packaging>pom</packaging>
<properties>
<maven.compiler.source>17</maven.compiler.source>
<maven.compiler.target>17</maven.compiler.target>
<project.build.sourceEncoding>UTF-8</project.build.sourceEncoding>
<spring-cloud.version>2023.0.3</spring-cloud.version>
<spring-cloud-alibaba.version>2023.0.3.2</spring-cloud-alibaba.version>
</properties>
<dependencyManagement>
<dependencies>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cloud</groupId>
<artifactId>spring-cloud-dependencies</artifactId>
<version>${spring-cloud.version}</version>
<type>pom</type>
<scope>import</scope>
</dependency>
<dependency>
<groupId>com.alibaba.cloud</groupId>
<artifactId>spring-cloud-alibaba-dependencies</artifactId>
<version>${spring-cloud-alibaba.version}</version>
<type>pom</type>
<scope>import</scope>
</dependency>
</dependencies>
</dependencyManagement>
</project>
2.4.3、建services模块
services模块作为管理所有service-xxx 模块的父模块
导入依赖,在service中导入nacos-discovery
依赖
<dependencies>
<dependency>
<groupId>com.alibaba.cloud</groupId>
<artifactId>spring-cloud-starter-alibaba-nacos-discovery</artifactId>
</dependency>
</dependencies>
2.4.4、建service-order/product模块
注意父模块是services
三、Nacos - 注册/配置中心
3.1、基础入门
官网:https://nacos.io/zh-cn/docs/v2/quickstart/quick-start.html
Nacos /nɑ:kəʊs/ 是 Dynamic Naming and Configuration Service的首字母简称,一个更易于构建云原生应用的动态服务发现、配置管理和服务管理平台。
下载nacos的服务端:nacos server 账号密码都是nacos
安装:
-
Docker 安装
docker run -d -p 8848:8848 -p 9848:9848 -e MODE=standalone --name nacos nacos/nacos-server:v2.4.3
-
下载软件包:nacos-server-2.4.3.zip
-
启动:
startup.cmd -m standalone
-
启动成功
3.2、注册中心
3.2.1、依赖引入
<dependency>
<groupId>com.alibaba.cloud</groupId>
<artifactId>spring-cloud-starter-alibaba-nacos-discovery</artifactId>
</dependency>
3.2.2、整合配置
1、在 application.properties
中配置如下
spring.cloud.nacos.discovery.server-addr=127.0.0.1:8848
#暂未用到配置中心功能,需要关闭配置检查
#spring.cloud.nacos.config.import-check.enabled=false
2、开启服务注册/发现功能
@EnableDiscoveryClient //核心注解
@SpringBootApplication
public class OrderMainApplicatio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pringApplication.run(OrderMainApplication.class, args);
}
}
3.2.3、服务注册
作用:将微服务注册到nacos中进行统一管理
service-order, service-product都加依赖
<dependencies>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groupId>
<artifactId>spring-boot-starter-web</artifactId>
</dependency>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groupId>
<artifactId>spring-boot-starter-test</artifactId>
<scope>test</scope>
</dependency>
</dependencies>
service-order模块
application.properties
server.port=8000
spring.application.name=service-order
spring.cloud.nacos.server-addr=127.0.0.1:8848
- 启动类
@SpringBootApplication
public class OrderMainApp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