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说到晶振的负载电容,通常指的是无源晶振
常规设计:无源晶振+2电容+1电阻(1M)
备注:
- 有源晶振:内部集成了完整的振荡电路(包括石英晶体、放大电路、滤波电路等),其振荡条件(如相位、增益、负载匹配)已在出厂前通过内部设计优化并固定,可直接输出稳定的时钟信号(如方波、正弦波)。
- 有源晶振的引脚有VCC,需要供电(有源嘛~字面意思)。
- 1M电阻可加可不加,你有预留焊盘肯定没问题,晶振靠近主控,按照π型滤波走线,适当加粗线宽。
问题来了!怎么计算这个外部的负载电容值呢?
一、核心公式
无源晶振的负载电容(CL)由电路中外部串联的两个电容(通常为对称的 C1 和 C2)以及电路杂散电容(Cs)共同决定,公式为:
CL = (C1 × C2) / (C1 + C2) + Cs
备注:
- C1、C2:晶振两端外接的负载电容(通常取值相同,对称设计);
- Cs:电路中的杂散电容(包括 PCB 布线电容、芯片引脚电容等,典型值 2-5pF,需根据实际电路估算);
- CL:晶振 datasheet 中规定的负载电容值(如 12pF、20pF 等,必须满足此值才能稳定振荡)。
二、计算步骤
-
确定晶振要求的负载电容(CL)
从晶振的 datasheet 中找到 “Load Capacitance” 参数,例如某晶振标注为 “CL = 16pF”。(去嘉立创,半导小芯,贸泽去找规格书) -
估算杂散电容(Cs)
杂散电容由 PCB 布局、元器件引脚等产生,经验值通常为 2-5pF(个人经验:3pF,晶振摆的比较远:4~5pF)。 -
计算外部电容 C1 和 C2 的值
实际设计中,C1 和 C2 通常取相同值(对称设计,简化电路),此时公式可简化为:
当 C1 = C2 = C 时:
CL = (C/2) + Cs
推导得:
C = 2 × (CL - Cs)- 示例:
若晶振要求 CL = 16pF,估算 Cs = 3pF,则:
C = 2 × (16 - 3) = 26pF
即外部需并联两个 26pF 的电容(C1 = C2 = 26pF)。
- 示例:
问:加1M电阻有什么作用?(找了个网图)
总结:帮助晶振起振,稳定振荡频率(知道即可,可以不用深入)
- 原理:无源晶振本身需外部振荡电路(如 MCU 的 oscillator 引脚)提供激励才能起振。部分情况下,电路的反馈增益可能不足,导致晶振难以启动振荡。
- 作用:1MΩ 电阻通常并联在晶振的两个引脚之间(跨接在晶振两端),作为反馈电阻,可调整振荡电路的相位和增益,确保满足振荡条件(巴克豪森准则!!),帮助晶振快速、稳定地起振。
- 适用场景:尤其在高频晶振(如 10MHz 以上)或电路布局存在杂散电容干扰时,该电阻能增强反馈信号,避免起振失败或振荡不稳定。
- 另外:晶振起振后,1MΩ 电阻可抑制电路中的寄生振荡或高频干扰,减少因电源噪声、布线杂散参数导致的频率漂移,使输出时钟信号更稳定。
知识补充:
一、按是否有源分类
类型 | 全称 / 缩写 | 核心特性 | 典型应用 | 频率范围 | 稳定性(典型) |
---|---|---|---|---|---|
无源晶振 | 晶体谐振器 | 无内部振荡电路,需外部驱动;成本低 | 单片机、嵌入式系统 | 1MHz-50MHz | ±20-50ppm |
有源晶振 | 晶体振荡器(XO) | 内置振荡电路,直接输出方波;稳定 | 通信设备、工业控制 | 1MHz-200MHz | ±10-20ppm |
二、按功能特性分类(含增强型)
类型 | 缩写 | 核心特性 | 典型应用 | 稳定性(典型) | 调节方式及范围 |
---|---|---|---|---|---|
温补晶振 | TCXO | 带温度补偿电路,抵消温漂 | 基站、导航系统 | ±0.5-5ppm | 不可调 |
压控晶振 | VCXO | 电压微调频率,基于石英晶体 | 锁相环、频率合成器 | ±5-20ppm | 电压控制,±10-100ppm |
压控温补晶振 | VCTXO | 结合 TCXO 的补偿和 VCXO 的压控,兼顾稳定与可调 | 高端移动通信、导航模块 | ±0.5-2ppm | 电压控制,±5-50ppm |
恒温晶振 | OCXO | 恒温槽控温,稳定性极高 | 天文观测、精密仪器 | ±0.001-0.1ppm | 部分可微调(±1ppm 内) |
三、按频率范围分类
类型 | 频率范围 | 核心特性 | 典型应用 |
---|---|---|---|
低频晶振 | <1MHz | 精度适中 | 时钟、计时器、传感器 |
高频晶振 | 1MHz-100MHz | 稳定性较好 | 无线通信、蓝牙、Wi-Fi |
微波晶振 | >100MHz | 支持高频信号 | 卫星通信、雷达 |
四、按材料分类
类型 | 材料 | 核心特性 | 典型应用 | 稳定性(典型) |
---|---|---|---|---|
石英晶振 | 石英晶体 | 高稳定性、高精度 | 手机、电脑、仪器仪表 | ±1-50ppm |
陶瓷晶振 | 压电陶瓷 | 成本低,稳定性略低 | 电视机、遥控器、玩具 | ±0.5%-1% |
水晶晶振 | 水晶晶体 | 纯度高,成本高 | 高端精密仪器、军工 | ±0.1-1ppm |
五、相关频率控制器件(非传统晶振)
类型 | 缩写 | 核心特性 | 典型应用 | 调节方式 |
---|---|---|---|---|
压控振荡器 | VCO | 无晶体,电压控频,范围宽 | 锁相环、雷达 | 电压控制(几倍频程) |
数控振荡器 | DCO | 数字控制字调频,精度高 | FPGA/MCU 内部时钟 | 数字信号(步进精确) |
喜欢 谢工碎碎念 的写作风格,点个关注~点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