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
(disk free)命令是 Linux 和 Unix 系统中用于显示磁盘空间使用情况的一个重要工具。它能够列出文件系统的整体磁盘空间使用情况,帮助用户了解磁盘已被使用多少空间、还剩余多少空间等信息。以下是关于 df
命令的详细解释,包括其功能、输出格式、常用选项以及实际应用场景。
功能概述
df
命令的主要作用是报告文件系统的磁盘空间使用状况。它可以用来查看所有当前已挂载文件系统的磁盘空间使用情况,也可以针对特定文件或目录所在的文件系统进行查询。通过 df
,管理员可以快速识别哪些分区接近满载,并采取相应措施以避免因磁盘空间不足而导致的问题。此外,df
还支持显示 inode 使用情况,这对于管理大量小文件的情况特别有用。
输出格式
基本语法
df [选项] [文件]
如果没有指定文件,则 df
默认会显示所有已挂载文件系统的信息。如果指定了文件,那么 df
会只显示该文件所在文件系统的磁盘使用情况。
常用选项
-a
,--all
: 包括伪、重复和那些在 /etc/mtab 中设置了nodev
的文件系统。-B
,--block-size=<SIZE>
: 指定以何种单位显示块大小,默认情况下是以 1K 字节为单位。-h
,--human-readable
: 使用人类易读的方式输出(例如 K, M, G),这是最常用的选项之一。-H
,--si
: 类似于-h
,但使用 1000 而不是 1024 作为计算单位的基础。-i
,--inodes
: 显示 inode 信息而非块使用情况。-k
: 以 KB 为单位显示(1024 字节)。这是默认行为,所以通常不需要明确指定。-l
,--local
: 仅显示本地文件系统。-P
,--portability
: 使用 POSIX 输出格式。-T
,--print-type
: 显示每个文件系统的类型。-x <type>
: 排除某种类型的文件系统(例如,可以排除 tmpfs 或者 proc 文件系统)。-t <type>
: 限制输出到特定类型的文件系统。--total
: 在最后添加一行总计信息。-v
: 此选项被忽略,向后兼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