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Node-API实现跨语言交互,首先需要按照Node-API的机制实现模块的注册和加载等相关动作。
-
ArkTS/JS侧:实现C++方法的调用。代码比较简单,import一个对应的so库后,即可调用C++方法。
-
Native侧:.cpp文件,实现模块的注册。需要提供注册lib库的名称,并在注册回调方法中定义接口的映射关系,即Native方法及对应的JS/ArkTS接口名称等。
此处以在ArkTS/JS侧实现add()接口、在Native侧实现Add()接口,从而实现跨语言交互为例,呈现使用Node-API进行跨语言交互的流程。
创建Native C++工程
- 在DevEco Studio中New > Create Project,选择Native C++模板,点击Next,选择API版本,设置好工程名称,点击Finish,创建得到新工程。
- 创建工程后工程结构可以分两部分,cpp部分和ets部分,具体可见下文的工程目录介绍。
主要工程目录介绍
- entry > src > main > cpp > types:用于存放C++的API接口描述文件。
- entry > src > main > cpp > types > libentry > index.d.ts:描述C++ API接口行为,如接口名、入参、返回参数等。
- entry > src > main > cpp > types > libentry > oh-package.json5:配置.so三方包声明文件的入口及包名。
- entry > src > main > cpp > CMakeLists.txt:C++源码编译配置文件,提供CMake构建脚本。
- entry > src > main > cpp > hello.cpp:定义C++ API接口的文件。
- entry > src > main > ets:用于存放ArkTS源码。
Native侧方法的实现
-
设置模块注册信息
ArkTS侧import native模块时,会加载其对应的so。加载so时,首先会调用napi_module_register方法,将模块注册到系统中,并调用模块初始化函数。
napi_module有两个关键属性:一个是.nm_register_func,定义模块初始化函数;另一个是.nm_modname,定义模块的名称,也就是ArkTS侧引入的so库的名称,模块系统会根据此名称来区分不同的so。
// entry/src/main/cpp/hello.cpp
// 准备模块加载相关信息,将上述Init函数与本模块名等信息记录下来。
static napi_module demoModule = {
.nm_version = 1,
.nm_flags = 0,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