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笔记
文章平均质量分 90
新能源汽车研发&测试入门指南
王者杯2期No.1| 新星杯11期TOP2 | 10年资深三电开发&测试专家
深耕新能源汽车核心领域,全程参与新能源汽车产品从0到1全过程开发。
专注于: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电池/电机/电控)深度开发与测试行业前沿知识体系构建与疑难问题攻关
硬核成果:12项专利/软著/核心论文,技术落地经验丰富。
使命: 打造新能源汽车研发与测试的系统性入门指南,死磕核心技术与扩展知识,助力工程师成长,赋能行业爱好者!
想获取独家深度内容、项目实战经验、行业最新解析?
同时强烈推荐关注微信公众号:【新能源汽车研发测试入门指南】
更系统、更深入、更及时的新能源干货都在那里等你!
展开
专栏收录文章
- 默认排序
- 最新发布
- 最早发布
- 最多阅读
- 最少阅读
-
工薪阶层的时代叩问:从成长轨迹到职业突围的阶段性思考
回望成长轨迹,从乡村到城市,从田野里的泥巴到实验室的仪器,我们这代人的故事,本就是时代变迁的缩影。35岁的困惑,本质上是对“如何在变化中保持掌控感”的追问。或许答案就藏在“接纳局限,主动突破”里——承认社会趋势的强大,但不放弃个体的微小努力;接受薪资的天花板,但不停止提升不可替代性;理解“被裹挟”的现实,但在浪潮中找到自己的航向。就像新能源汽车需要电池与电机的协同,人生的续航也需要“内核稳定”与“外部适应”的平衡。作为父亲,我希望孩子能在城市的土壤里保持对自然的好奇;原创 2025-07-26 13:15:03 · 1312 阅读 · 77 评论 -
diao炸天!手搓新能源汽车测试数据自动清洗引擎(附全套代码)
导语:在新能源汽车研发测试中,80%的工程师都曾为数据清洗抓狂!本文将手把手教你打造一款行业级数据清洗工具,从代码实现到商业变现全面解析,助你成为新能源测试领域的技术标杆!在电池充放电测试中,我们常遇到:痛点总结:数据源智能解析层协议解析格式转换异常检测引擎动态清洗数据输出2.2 核心技术突破2.2.1 混合协议自适应解析2.2.2 动态异常检测算法创新点:滑动窗口+机器学习混合检测三、代码实战:完整可运行项目3.1 环境配置3.2 核心代码实现3.2.1 智能数据解析器3.2.2原创 2025-06-19 07:30:00 · 500 阅读 · 7 评论 -
炸裂,CSDN快速万粉的成长之路,新星杯+王者杯吐血经历!
【高效写作技巧】文章质量分有什么用?如何提高质量分。原创 2025-06-13 22:48:45 · 416 阅读 · 34 评论 -
【 新能源汽车OBD网关全解析:原理、方案、测试与趋势】
作者:新能源汽车研发&测试入门指南标签:OBD,诊断网关,UDS,CAN FD,DoIP,数据转发,网关安全字数:5500+原创 2025-06-13 18:30:00 · 1451 阅读 · 37 评论 -
新能源汽车诊断协议深度解析:从J1939到AUTOSAR的实战指南
架构核心:BSW + RTE + SWCCANIf模块配置:</</</</与MCAL中断优先级冲突动态内存管理:诊断缓存优化策略本文通过架构、协议、代码、实战、标准、成长路径六大板块,系统阐述了新能源汽车诊断协议的全貌。建议读者结合实际项目反复研读,积累一线调试经验,逐步构建专家级知识图谱。🧠参与讨论:留言区分享你的诊断难题与解决思路!原创 2025-06-12 18:45:51 · 1646 阅读 · 61 评论 -
【新能源汽车技术全景解析:构建智能出行新生态】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下半场竞争中,企业需要构建"三横三纵"技术体系:横向技术整合:电池+电驱+智能网联的协同创新纵向深度研发:材料科学→制造工艺→整车集成的全链条突破生态协同创新:车企+供应商+科技公司的价值共创。原创 2025-06-12 18:28:53 · 1613 阅读 · 48 评论 -
《零基础读懂新能源汽车》——V2G/电池梯次利用/氢能源生态级技术拆解与商业预言
同时需关注政策对土地成本的调控作用。实际分布可能因地区(如地价差异)和技术路线(如液氢 vs 高压气氢)浮动 ±10%。“据清华大学欧阳明高院士团队测算,V2G规模化应用可降低电网扩容成本40%”“国家叫停电解水制氢项目?氢能源是否已被判死刑?(配图说明:红色箭头为光伏供电路径,蓝色为V2H反向供电)涵盖土建、控制系统、安装调试等辅助环节。“您认为哪种能源是终极解决方案?[ ] 800V超快充纯电。[ ] 太阳能V2G生态。ISO 15118协议。原创 2025-06-11 19:32:15 · 1335 阅读 · 68 评论 -
戏说“社畜“:一位35岁新能源研发测试工程师的“打怪升级“全记录
社畜的"物种起源"定义:社畜(しゃちく)= 会社(公司) + 家畜(牲畜),特指被资本异化的职场生物。本物种起源于日本泡沫经济时期,经《无法成为野兽的我们》等影视作品基因改造,现已成为全球通用的"打工人暗号"原创 2025-06-11 07:30:00 · 1256 阅读 · 69 评论 -
新能源汽车大数据画像:从零到一实现K-means用户分群
本文阐述了大数据分析的相关原理及方法,并展示了在用户特征分析、用户画像挖掘、产品画像挖掘方向上涉及大数据技术的新能源汽车画像研究,同时基于 K-means 改进算法的画像研究应用。原创 2025-06-10 07:30:00 · 1910 阅读 · 54 评论 -
【智能汽车电子架构革命:10BASE-T1S以太网的技术突破与行业影响】
智能汽车电子架构正经历从“分布式”向“中央计算”的深刻变革。传统CAN/LIN总线在车灯等子系统上暴露的“布线复杂、成本高昂、升级困难”三大痛点,正被。表:10BASE-T1S在带宽、节点数、安全性和综合成本上展现显著优势,尤其适合车灯等中等速率、多节点、需安全升级的子系统。的核心能力,将是车企与供应商在智能汽车下半场竞争中赢得先机的关键。这场始于车灯的架构革命,终将重塑整车的神经脉络。汽车正从“交通工具”向“智能移动终端”跃迁。1. 行业痛点:传统车灯架构的“三座大山”(文末放置公众号二维码图片)原创 2025-06-09 07:30:00 · 1387 阅读 · 62 评论 -
低温缩水23.6%!重型纯电动车续航杀手竟是它——高低温能量流全解析
1] 许丹丹 等. 基于能量流解析的重型纯电动车高低温续驶里程影响因素研究[J]. 汽车实用技术, 2025.:在评论区留言“#能量流解析”获取论文原始测试数据(含CHTC-TT工况文件)[2] 工信部. 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通知. 2023。:2023年八部门启动公共领域全面电动化试点(参考文献[1])原创 2025-06-09 07:30:00 · 1086 阅读 · 71 评论 -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核心技术解析:冬季续航提升40%的行业方案
热管理技术已从「功能实现」转向「能效博弈」,未来三年行业将呈现:🔥热泵普及化(成本降至3000元内)🔥液冷标准化(温差控制±1℃成标配)🔥控制智能化(AI动态分配热能)附录:关键论文索引王文豪. 纯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液冷散热研究[D]. 江苏理工学院,2021.特斯拉热管理系统专利 US8806882B2比亚迪增温热泵技术专利 CN114261302A💎本文系「新能源汽车热管理」深度科普第①篇,下一期将详解《热泵空调控制算法实战》。原创 2025-06-07 17:15:41 · 1287 阅读 · 74 评论 -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核心技术突破:LCL-S补偿拓扑实现高效恒流传输】
本文探讨了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中LCL-S补偿拓扑的核心技术突破。针对谐波抑制与功率因数提升难题,研究提出LCL-S型补偿拓扑,通过数学证明和联合仿真(Maxwell+MATLAB+Simplorer)验证其恒流特性,实验数据显示传输效率突破90%,电流波动率低于5%。该技术虽增加10%-15%器件成本,但显著提升系统效率(92%+)、功率因数(>0.95)并支持动态偏移充电。文章还提供了工程应用建议,展望了结合V2G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原创 2025-06-05 21:09:04 · 1150 阅读 · 30 评论 -
《零基础读懂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充电革命:从逆变器原理到800V超充实战,一篇全掌握!
新能源汽车充电技术革命全面解析:从逆变器原理到800V超充实战 本文系统梳理新能源汽车充电技术的最新进展,涵盖六个核心维度:1) DC-AC逆变器的PWM调制原理与三种拓扑结构对比;2) 充电桩技术演变及800V高压平台的实际挑战;3) 换电模式的商业与技术对比;4) 家庭充电桩安装的实务指南;5)主流充电APP功能测评;6) 未来技术趋势与消费建议。重点指出800V超充面临的基础设施匹配、电池管理限制等现实瓶颈,并提供了不同使用场景的选购策略。数据显示,液冷超充技术将充电效率提升300%原创 2025-06-06 07:30:00 · 1359 阅读 · 61 评论 -
《零基础读懂新能源汽车》—— 从技术原理到未来趋势:一份行业专家的知识地图
新能源汽车的竞争本质是。原创 2025-06-03 19:55:26 · 1319 阅读 · 47 评论 -
【十年技术演进深度解构:车载充电机(OBC)将成为新能源汽车的“能源大脑”】
摘要: 《十年技术演进深度解构:车载充电机(OBC)将成为新能源汽车的“能源大脑”》由新能源车企三电总工撰写,系统剖析OBC技术发展。文章指出,OBC已从单纯充电器演变为双向能源枢纽,支持V2G等场景。通过三代架构对比(物理堆叠→深度集成),揭示特斯拉等厂商的技术突破。针对“取消OBC”论调,用成本模拟(Python代码)和故障率数据(2023仅0.9%)驳斥谬误。未来趋势聚焦SiC器件、双向拓扑及AI故障诊断(附MATLAB/Simulink模型)。文末提供限免技术资料包,并发起行业投票探讨OBC存废之争原创 2025-06-05 07:30:00 · 1444 阅读 · 86 评论 -
碳化硅(SiC)功率器件:新能源汽车的“心脏”革命与技术突围
与此同时,8英寸SiC晶圆的商业化生产将在2025年迎来大规模投产,这既意味着技术进步,也加剧了市场竞争。在过去几年里,SiC(碳化硅)一直是半导体行业最炙手可热的领域之一,特别是在电动汽车(EV)和工业应用的推动下,市场规模迅速扩大。然而,随着全球汽车市场增长放缓,工业市场需求疲软,以及SiC供应链的技术升级挑战加剧,2025年将成为这一产业发展的关键一年。意法半导体&三安光电: 双方在重庆合资建设的8英寸SiC晶圆厂,总投资高达32亿美元,计划于2025年第四季度实现量产,并于2028年全面达产。原创 2025-02-19 07:15:00 · 1611 阅读 · 4 评论 -
【智能驾驶核心技术全解析:从域控制器到线控底盘的测试标定实战指南】
智能驾驶的战场已从实验室走向真实道路,唯有深入理解核心技术、构建严密的测试体系,方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希望本文能为行业同仁提供一盏指路明灯,共同迎接自动驾驶的黄金十年。原创 2025-03-16 08:15:00 · 1134 阅读 · 0 评论 -
Simulink库浏览器中有大量的模型组件工具箱介绍
查找表中的断点就是特定的横坐标,如下图所示,表是由给定的坐标点组成的,每个点可表示特定的一组关系,如(温度,压力),当给定一个温度输入,如3.5,该温度在3和4之间,而温度3和4对应的压力是已知的,将采用某种插值算法计算温度3.5时的压力,如线性插值方法。在 Simulink 建模过程中,当存在多个相关信号需要一起处理时,为了避免大量信号线的混乱连接,可使用 BusCreator 模块将这些信号组合成一条总线Bus,总线是一种逻辑上的信号集合,它将多个信号捆绑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传输和处理。原创 2025-02-21 18:30:00 · 2100 阅读 · 0 评论 -
笔记:混动控制策略讨论怎么样合理?
当SOC低于低门限值时,启动发动机,在最低油耗或排放点按恒功率模式输出,一部分满足驱动功率要求,另一部分充电。二、功率跟随,1.选定三个最优工作区,根据工况确定相应的工作点,大部分直接给电机驱动,电池电量波动小。并联混合动力车辆的发动机工作点转移必须在给定的速度下发生,因为发动机的速度直接由车速和变速比确定。急加速,电机提供峰值功率辅助的发动机。当发动机运转时,应尽量使其工作在尽可能高的效率区域(通常对应高负荷),剩余功率发电。一、恒功率,驱动车辆行驶有富余时,给电池充电,持续工作至SOC值达到最大。原创 2025-01-24 12:37:40 · 797 阅读 · 0 评论 -
【电动车仪表上的数字怎么来的,想知道吗?】
那个跳动的电流值,是电磁学、信号处理、热力学、网络通信等多物理场博弈的残影。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有一群工程师在与误差的战争中捍卫着小数点后的尊严。“我们测量的不是电流,而是人类对抗混沌的意志。下期预告:《电池SOC 99%到0%背后的数学暴政——你敢相信你的续航里程吗?版权声明:公式可转载,但请注明出自《电动车仪表上的数字怎么来的,想知道吗》。原创 2025-04-26 07:30:00 · 992 阅读 · 6 评论 -
电动汽车域控制器:技术深度解析与未来趋势展望
域控制器不仅是电动汽车智能化的“心脏”,更是车企技术竞争力的核心体现。从集中化到融合化,再到未来的中央计算,这一演进过程将深刻影响汽车行业的格局。对于开发者而言,抓住芯片算力跨域融合软件生态三大关键点,方能在这场技术革命中占据先机。讨论话题:你认为未来汽车的“域”会彻底消失,演变为单一中央大脑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原创 2025-04-23 07:30:00 · 1486 阅读 · 19 评论 -
新能源时代下高性能运动控制MCU的破局之道:RISC-V架构创新与国产化突围
当特斯拉Optimus机器人开始采用RISC-V运动控制芯片,当全球90%的光伏逆变器贴上"中国芯"标签,我们正在见证一场由架构创新驱动的产业革命。AS32A601系列的成功不仅在于技术参数的领先,更在于开创了"开源架构+垂直场景+生态共建"的新模式。在这场新能源竞技中,国产MCU正以RISC-V为矛,以场景深耕为盾,书写着属于中国半导体人的突围传奇。参考文献[1] 国科安芯AS32A601技术白皮书[4] 商业航天级MCU抗辐照设计解析[7] 固高科技RISC-V运动控制芯片生态布局。原创 2025-04-27 07:30:00 · 664 阅读 · 0 评论 -
【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汽车测试江湖的“兵器谱”——硬核分类与实战秘籍】
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的江湖,门派林立,兵器各异。少侠若想称霸武林,需根据自身需求(信号类型、测试场景、预算)选择趁手兵刃。数据是剑,算法为鞘,流量便是那江湖名声!(注:本文部分案例引自公开文献,实战配置需结合具体需求,欢迎少侠们评论区切磋!一键三连,解锁更多硬核测试秘籍!#汽车测试##数据采集##技术博主##流量密码##江湖传说#原创 2025-04-02 19:04:28 · 1408 阅读 · 0 评论 -
【车辆OTA技术全景解析:从原理到应用开发实践】
fill:#333;color:#333;color:#333;fill:none;汽车OTAFOTA 固件升级SOTA 软件升级ECU/VCU/BMS等车载系统/地图/应用总结技术发展趋势:从"可升级"向"智能升级"演进,提出对开发者的能力要求变化。配套资源OTA测试用例模板(GitHub链接)差分算法开源实现(附代码片段)行业白皮书下载列表说明:实际发布时可替换placeholder图片为专业制图,建议补充具体案例数据(如特斯拉历年OTA次数/节省成本等)。原创 2025-05-07 07:30:00 · 2020 阅读 · 8 评论 -
《万字血泪指南:十年新能源工程师思考——从固态电池困局到noa突破,给技术人的23条生存法则》
对从业者而言,真正的竞争力不在于掌握多少工具参数,而在于能否在技术浪潮中保持清醒认知——测试工程师的本质使命始终未变:用严谨的验证守护创新边界,以系统的思维驾驭复杂系统,最终让每一次技术突破都经得起千万公里考验。- **技术特征**: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100Wh/kg,续航普遍<150km,测试聚焦三电基础安全。- **技术跨越**:NCM811电池量产,续航突破500km,L2级自动驾驶渗透率超20%### **第一章 行业演进:从政策驱动到技术革命(2000-2030)**原创 2025-02-20 23:16:34 · 1029 阅读 · 7 评论 -
实战:功率分析仪3u3v测三相原理及接线
在 **3U3V** 模式下,功率分析仪会同时测量 **3个线电压(U12, U23, U31)** 和 **3个相电流(I1, I2, I3)**,或根据接线方式调整输入通道。- 功率分析仪的 **3个电压通道**(U1, U2, U3)和 **3个电流通道**(I1, I2, I3)。- 在功率分析仪中选择 **3U3V** 或 **3P3W/3P4W** 模式,匹配实际接线方式(Δ或Y)。- 三相系统分为 **三相三线制**(无中性线,如Δ接法)和 **三相四线制**(带中性线,如Y接法)。原创 2025-02-20 18:05:09 · 964 阅读 · 0 评论 -
笔记:献丑了,电机及控制器测试相当基础的知识
因环境温度和海拔高度变化对电机功率的修正 按照GB755《旋转电机 定额和性能》,额定输出功率时的环境条件为环境温度不超过40℃、海拔高度不超过1000m,如果电动机实际运行环境条件超出以上标准,其实际有效输出功率可按以下公式进行计算修正: 实际有效输出功率 = 额定输出功率 × 温度系数 × 海拔高度系数 当计算结果实际有效输出功率大于额定功率时,标准电机应进行降低负载使用,或与电机制造厂协商由电机制造厂进行特殊设计制造来满足现场运行要求。电机结构设计:根据电磁设计的计算结果,进行电机的结构设计。原创 2025-01-23 11:34:43 · 851 阅读 · 0 评论 -
笔记:测试测量设备是怎么通讯的,怎么统一管理起来?
缺少的是制造商之间关于控制仪器的命令的一套规则。有时,这些甚至在同一制造商的不同型号之间也有所不同。为了解决不同厂家控制仪器命令的差异太大的问题,1990年,SCPI联盟发布了第一个。原创 2025-01-21 18:58:38 · 1058 阅读 · 0 评论 -
笔记:电机及控制
堵转发热、纹波发热、多电机/直驱、转动惯量、动态响应指标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F=ma)。在转动系统中,对应的是力矩等于转动惯量乘以角加速度(τ=Jα),其中τ代表力矩,J代表转动惯量,α代表角加速度新能源车辆电机控制与工业电机伺服控制系统差异从技术原理上来说,它们基本上是相同的。其核心原理都是通过控制电路和算法来调节电动机的行为,以实现精确的动力输出或者操作控制。具体而言,新能源车辆的电机控制器主要侧重于调整电动机的转速、转矩和方向,从而适应不同的驾驶条件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而工业电机伺原创 2025-01-21 18:50:56 · 1381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