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毫米波雷达物体检测技术-算法

本文详细介绍了FMCW雷达在自动驾驶中的物体检测技术,包括距离和速度估计、多普勒效应、FFT变换、杂波处理(CA-CFAR)以及目标聚类。重点阐述了距离和速度的估计方法,以及1D和2D FFT在雷达信号处理中的应用,还探讨了CA-CFAR在消除杂波中的作用,并提供了MATLAB实现的代码示例。

Radar target generation and detection - Software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本文的代码均在MATLAB上运行, MATLAB在传统辅助驾驶系统的验证和模拟上相对于其他编程语言具有很强的优势.

Github: https://github.com/williamhyin/SFND_Radar_Target_Detection

Email: [email protected]

知乎专栏: 自动驾驶全栈工程师

Range and velocity estimation

在这篇博客中, 首先我们需要学会如何使用多普勒傅里叶变换技术估计距离和速度. 雷达分辨目标的能力对于准确的感知是非常关键的. 在开始之前, 让我们先来看一下有关啁啾和雷达分辨率的三个主要测量维度.

  1. 啁啾

    啁啾(Chirp)是指频率随时间而改变(增加或减少)的信号, 这一术语可以与扫频信号(Sweep signal)互换使用. 它通常用于声纳、雷达和激光.

    图片引用自此

  2. 距离分辨率(Range Resolution)

    雷达需要具备区分两个距离非常近的目标的能力. 比如, 当雷达的距离分辨率为4米时, 它就不能区分相距1m的行人和汽车. 距离分辨率完全取决于啁啾的带宽B_sweep.
    d r e s = c 2 B s w e e p d_{r e s}=\frac{c}{2 B_{s w e e p}} dres=2Bsweepc

  3. 速度分辨率(Velocity Resolution)

    如果两个目标有相同的距离, 但是当它们以不同的速度移动, 它们仍然可以被区分开来. 速度分辨率取决于啁啾的个数. 正如讨论我们的情况下, 我们选择发送128个啁啾. 较高的啁啾数量增加了速度分辨率, 但它也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处理信号.

  4. 角度分辨率(Angle Resolution)

    雷达能够在空间上分离两个目标. 即使两个目标在相同的距离以相同的速度运动, 它们仍然可以通过雷达坐标系中的角度分辨出来.

Range Estimation

雷达通过测量目标反射的电磁信号的飞行时间来确定目标的飞行距离.

但是如何确定雷达信号的传输时间呢? 我们需要测量频移.

FMCV 波形具有频率随时间线性变化的特点. 如果雷达能够确定接收频率和雷达的斜坡频率之间的差值, 那么它就可以计算雷达信号的时间和距离目标的距离.

首先我们得理解一点, 如果目标是静止的, 那么发射频率和接收频率是相同的. 但是, 雷达的斜坡频率是随时间不断变化的, 所以, 当我们取得接收频率和斜坡频率之间的差(beat frequency) , 我们就得到了信号传输时间.

如上图所表示, f_b是拍频, 通过雷达的斜坡频率减去接收到的频率来测量.
f b = f ramping − f received f_{b}=f_{\text {ramping}}-f_{\text {received}} fb=frampingfreceived

如上图所示, 雷达发射信号的频率是77 GHz, 返回信号的频率是77.01, 它们的差值delta称为拍频, 拍频正比于啁啾时间(td).
t d T s = f b B sweep t d = 2 R c \frac{t_{d}}{T_{s}}=\frac{f_{b}}{B_{\text {sweep}}}\\ t_{d}=\frac{2 R}{c} Tstd=Bsweep

本文以车载防撞雷达为研究背景,针对毫米波雷达目标检测和参数估计算法中的一些关键技术展开研究,并设计了一种低复杂度的毫米波车载雷达信号处理模块,应用于24GHz汽车前防撞雷达系统。首先,阐述了毫米波雷达的研究背景及意义,介绍国内外研究现状,主要包括产品级研究进展和毫米波雷达关键技术研究进展,对不同体制连续波雷达测距测速原理进行了详细推导,为后续研究和仿真提供了理论基础。其次,研究了毫米波线性调频连续波(Linear Frequency Modulated Continuous Wave,LFMCW)雷达中的多目标配对和速度解模糊算法。首先,针对现有变周期三角波LFMCW雷达利用容差函数进行多目标配对方法在目标数较多时算法复杂度较高的缺点,提出一种利用先验信息压缩频率配对空间的多步配对算法,降低配对复杂度。然后,针对现有锯齿波LFMCW雷达多重脉冲重复频率(Pulse Recurrence Frequency,PRF)解速度模糊算法复杂度高、鲁棒性差等缺点,提出一种改进算法,该算法根据模糊速度计算可能的速度值,得到对应的慢时间维离散傅里叶变换(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DFT)因子及其频谱幅度值,最大频谱幅度值对应的速度值即为不模糊速度,极大降低了解模糊算法复杂度。然后,研究了恒虚警概率(Constant False Alarm Rate,CFAR)检测算法。在分析恒虚警概率检测目标遮蔽和自遮蔽效应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能够自适应改变噪声电平估计样本的改进CFAR算法,该算法在CFAR检测过程中加入一个反馈操作,当某一频谱单元存在目标时,用估计得到的噪声功率电平代替该频谱单元值,减小对后续频谱单元噪声功率电平估计的影响,从而减小目标遮蔽与自遮蔽效应。针对二维CFAR算法,根据雷达速度计算不同距离单元的静止杂波所处的速度单元,将二维平面划分为噪声区与杂波区,对不同区域采用不同的CFAR准则进行检测,在保证虚警概率的前提下提高目标检测概率。最后,针对变周期三角波车载防撞雷达帧结构层次不清,实用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多层次、低复杂度的帧结构及其设计方法,以采样间隔为最小时间单位更有利于系统同步,采用固定长度的子时隙和时隙时间使帧结构更加简单,降低硬件实现成本。利用现有系统硬件结构进行虚拟阵列的设计,通过调整发射天线间距并采用时间分集方式形成具有更大孔径的虚拟接收阵列,获得更高的波束成形增益。在此基础上,设计一种低复杂度的信号处理模块,该模块由信号预处理、波束成形、CFAR检测和多目标配对等子模块组成,并在ADSP-BF707平台上进行实现,应用于24GHz汽车前防撞雷达系统。实测结果显示,该模块算法能够实现目标检测与参数估计功能。
评论 16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