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鸿蒙HarmonyOS应用开发中,状态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介绍了如何使用ArkUI绘制页面,但是没有涉及到状态管理。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在ArkUI中如何进行状态管理。
在前文的描述中,我们构建的页面多为静态界面。如果希望构建一个动态的、有交互的界面,就需要引入“状态”的概念。
-
View(UI):UI渲染,指将build方法内的UI描述和@Builder装饰的方法内的UI描述映射到界面。
-
State:状态,指驱动UI更新的数据。用户通过触发组件的事件方法,改变状态数据。状态数
基本概念
-
状态变量:被状态装饰器装饰的变量,状态变量值的改变会引起UI的渲染更新。示例:@State num: number = 1,其中,@State是状态装饰器,num是状态变量。
-
常规变量:没有被状态装饰器装饰的变量,通常应用于辅助计算。它的改变永远不会引起UI的刷新。以下示例中increaseBy变量为常规变量。
-
数据源/同步源:状态变量的原始来源,可以同步给不同的状态数据。通常意义为父组件传给子组件的数据。以下示例中数据源为count: 1。
-
命名参数机制:父组件通过指定参数传递给子组件的状态变量,为父子传递同步参数的主要手段。示例:CompA({ aProp: this.aProp })。
-
从父组件初始化:父组件使用命名参数机制,将指定参数传递给子组件。子组件初始化的默认值在有父组件传值的情况下,会被覆盖。示例:
-
据的改变,引起UI的重新渲染。
@Component
struct MyComponent {
@State count: number = 0;
private increaseBy: number = 1;
build()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