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电感退化共源低噪声放大器的原理与特性分析

电感退化共源低噪声放大器的原理与特性分析

1. 从基本共源放大器到电感退化共源 LNA 的演变

1.1 基本共源放大器

基本的单晶体管共源(CS)放大器能满足低噪声放大器(LNA)的正增益要求,但存在输入阻抗纯容性的问题(基于经典准静态 MOS 模型)。

1.2 添加终端电阻

为了创建电阻性输入,可以在 LNA 输入处并联一个终端电阻。不过,直接将电阻接地会破坏放大器的直流偏置,因此应将电阻 $R_t$ 连接到直流偏置节点,并通过大的去耦电容 $C_{dc,in}$ 与地去耦。在 $\omega \gg 1/(R_tC_{dc,in})$ 时,输入阻抗为:
$Z_{in} = \frac{R_S}{1 + j\frac{\omega}{\omega_p}}$
其中,$\omega_p = \frac{1}{R_S(C_{gs} + MC_{gd})}$,$M$ 是米勒因子,$R_S = 50\Omega$ 为源电阻。该电路的米勒效应非常明显,$M = 1 + g_{m1}R_L$,这会严重限制频率性能并导致反向隔离性能变差。

1.3 添加共源共栅晶体管

添加共源共栅晶体管(如图 2.15(c) 所示)可显著降低米勒效应。当 $R_L \ll r_{ds2}$($r_{ds2}$ 是共源共栅晶体管 $M_2$ 的输出电阻)时,$M = 1 + \frac{g_{m1}}{g_{m2}} \approx 2$。但该电路为了获得高增益需要较大的 $R_L$,这会导致 $R_L$ 上有较大的直流压降。为使电路在参数范围内工作,$R_L$ 需满足:
$R_L < \frac{V_{D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