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ESD协同设计拓扑结构分析
在射频电路设计中,静电放电(ESD)保护至关重要,特别是对于低噪声放大器(LNA)的输入部分。传统的L型网络在高频和较大寄生输入电容的情况下,可能无法实现有效的输入匹配。因此,本文将介绍两种不同的ESD保护拓扑结构:Π型匹配网络和电感式ESD保护,并对它们进行比较。
1. Π型匹配网络中的ESD保护
在LNA输入的ESD保护中,Π型匹配网络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与L型网络中的单个ESD设备不同,Π型网络中有两个钳位设备,中间有一个限流设备。在低噪声放大器中,限流设备由电感代替了大电阻,因为大电阻会影响放大器性能。
从射频角度看,这三个设备在射频频率下可简化为主要的寄生元件。两个钳位设备被电容C1和C2取代,电感被分为Lg1和Lg2,构成了一个无损的CLC匹配网络,即Π匹配。这种匹配网络的影响可以通过研究M1栅极看到的等效源阻抗纳入LNA模型。
与L型匹配相比,Π型匹配网络的QLNA,in不同。对于L型匹配,QLNA,in近似等于Qin,但在Π型匹配中,QLNA,in还取决于RS,int。等效源电阻与输入匹配的带宽解耦,通过增加RS,int可以增加带宽,但由于RS,int始终小于RS,所以Π匹配的带宽总是小于L匹配。
Π型匹配的主要优点是,对于任何ESD电容值,都可以将等效源电阻RS,eq设置为适合所需性能的任何值,只需正确分配C1和C2上的ESD设备。从射频角度来看,降低总电容(C1 + C2)仍然很重要,因为较高的电容会降低电路带宽,但增益、噪声系数和IIP3可以独立于总电容设置。
考虑到非理想情况,主要的非理想性与片上电感Lg有关。电感的串联电阻会引入噪声,其对噪声因子的贡献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