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ndroid组件内核
文章平均质量分 86
Android组件内核
斗锋在干嘛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专栏收录文章
- 默认排序
- 最新发布
- 最早发布
- 最多阅读
- 最少阅读
-
CAN、串口、蓝牙、TCP 通信协议深度对比与实现解析
TJA1050(高速CAN)、SN65HVD230(3.3V)关键数据通道建议实现双协议热备(如CAN和TCP同时传输):MCP2515(SPI接口)、SJA1000。车载系统优先采用CAN+TCP混合架构。工业控制推荐串口+Modbus协议。消费电子首选BLE+云端TCP备份。:HC-05主从一体模块。:ESP32双模芯片方案。:启用CTS/RTS。原创 2025-04-26 09:51:57 · 845 阅读 · 0 评论 -
Android系统架构深度解析
A:涉及Instrumentation、ActivityManagerService、ActivityStack、ApplicationThread等多个组件协同工作,通过Binder跨进程通信完成启动过程。A:可通过ContentProvider实现,设计URI体系结构,定义MIME类型,实现query/insert/update/delete方法,考虑添加权限控制。A:通过Binder IPC机制,应用调用getSystemService()获取服务代理,所有调用跨进程传递到系统服务进程执行。原创 2025-04-25 19:10:52 · 1177 阅读 · 0 评论 -
WMS深度解析
窗口的Z-order顺序由窗口类型、标志位和动画效果共同决定,系统窗口(如状态栏)通常位于应用窗口之上。合理使用窗口标志位(如FLAG_HARDWARE_ACCELERATED)SurfaceFlinger:管理窗口对应的Surface合成。权限校验(检查SYSTEM_ALERT_WINDOW等权限)严格的权限校验(SYSTEM_ALERT_WINDOW)应用窗口约束规则(如FLAG_FULLSCREEN)设置Surface的层级(Z-order)和位置。:窗口分组标识(如同一Activity的窗口)原创 2025-04-22 17:04:41 · 658 阅读 · 0 评论 -
Activity、Intent、Service 三者的关系深度解析
"Intent实现了调用方与被调方的完全解耦,比如Activity不需要知道具体哪个Service会处理请求":"通过AndroidManifest的<intent-filter>声明,系统可以统一管理组件可见性":"基于Binder的Intent传递机制,使得APP间的组件调用成为可能":"PendingIntent等衍生设计支持通知栏等系统级交互"系统通过Activity栈管理导航(先进后出):用户交互的窗口单元(一个屏幕界面):Android应用的"门面担当":Android系统的"通信大使"原创 2025-04-12 09:59:56 · 963 阅读 · 0 评论 -
Fragment add与replace的区别及生命周期影响
"add/replace的选择本质是空间换时间的权衡:高频切换且需要状态保留 → add+show/hide低频深度导航 → replace+BackStack现代开发应结合ViewModels和SavedStateRegistry实现状态持久化,降低对操作方式的依赖。原创 2025-04-12 09:49:07 · 840 阅读 · 0 评论 -
Fragment构造函数限制传参:架构设计与工程实践深度解析
"我们团队在架构演进中,将所有的Fragment参数传递都改为了Bundle+ViewModel模式,使得横竖屏切换时的崩溃率降低了90%..."当Activity因配置变更(如屏幕旋转)被销毁重建时,系统需要通过反射调用Fragment的无参构造函数重新实例化Fragment。"对比Flutter的Widget构造方式,Android的这种设计虽然显得繁琐,但在系统级状态恢复方面提供了更强的保证..."这样的回答既解释了设计原因,又给出了解决方案的演进过程,同时展示了底层原理认知,能够体现架构思维深度。原创 2025-04-12 09:44:06 · 949 阅读 · 0 评论 -
Android有序广播深度解析
"从Binder事务角度看,每个有序广播接收会产生至少2次跨进程调用,这在频繁广播场景下会成为性能瓶颈...""在实现支付SDK时,我们利用setResultData()构建了三级风控校验链,其可靠性保障机制包括...""在分析Framework层代码时,我们发现有序广播的排序算法时间复杂度是O(nlogn),这是因为..."setResultExtras()/getResultExtras()实现跨接收者数据交换。:支持中断传播(abortBroadcast)和数据传递(setResultData)原创 2025-04-12 09:28:12 · 815 阅读 · 0 评论 -
Android中广播的分类与工作原理(由浅入深)
其核心工作原理是 AMS 负责广播的分发,静态注册依赖 PMS 解析,动态注册则通过 Binder 实时注册。这样的回答既覆盖基础概念,又深入系统层原理,并给出优化方案,能体现高级 Android 开发的深度理解。"广播的分类主要包括普通广播、有序广播和粘性广播(已废弃),按作用范围又可分为全局广播和应用内广播。发送后即使没有接收者,广播仍会保留,后续注册的接收者可接收(如电池状态变化)。),适用于需要顺序处理的场景(如短信拦截)。无法接收大部分隐式广播(除白名单广播,如。:效率高,但不能拦截或修改广播。原创 2025-04-12 09:24:26 · 877 阅读 · 0 评论 -
BroadcastReceiver静态注册与动态注册的深度解析
静态注册:PackageManager在安装时解析清单信息,注册到ActivityManagerService。"我们团队在模块化改造中,将静态注册改为动态注册后,APK启动速度提升了15%,这是因为...""从Binder通信角度看,动态注册相比静态注册减少了约40%的跨进程调用...""在Android 8.0的隐式广播限制背后,静态注册的架构缺陷在于...""在分析ANR案例时,静态注册的Receiver超时问题需要特别关注..."静态注册的Receiver独立于组件生命周期,系统可唤醒进程。原创 2025-04-12 08:48:00 · 908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