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类的三大特性:封装、继承与多态
C++ 作为一门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其核心特性围绕 类(Class) 展开。类的三大核心特性是 封装(Encapsulation)、继承(Inheritance) 和 多态(Polymorphism)。这三大特性共同构成了 C++ 面向对象编程的基础,使得代码具有更高的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和灵活性。
一、封装(Encapsulation)
1.1 定义
封装是指将数据(成员变量)和操作数据的方法(成员函数)绑定在一起,并对外隐藏实现细节,仅通过特定的接口与外界交互。通过访问修饰符(private
、protected
、public
)控制成员的可访问性。
1.2 作用
- 数据保护:防止外部直接修改对象的内部状态。
- 接口抽象:通过公开接口(如
getter
和setter
)控制对象的行为。 - 模块化设计:降低模块间的耦合度,提高代码可维护性。
1.3 示例代码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Student {
private:
string name;
int age;
public:
// 公共接口:设置姓名
void setName(const string& n) {
name = n;
}
// 公共接口:获取姓名
string getName() const {
return name;
}
// 公共接口:设置年龄(带验证)
void setAge(int a) {
if (a > 0) age = a;
}
// 公共接口:输出信息
void printInfo() const {
cout << "Name: " << name << ", Age: " << age << endl;
}
};
int main() {
Student s;
s.setName("Alice");
s.setAge(20);
s.printInfo(); // 输出:Name: Alice, Age: 20
return 0;
}
1.4 注意事项
- 数据成员应尽量声明为
private
,通过public
方法访问。 - 封装不等于完全隐藏,而是有选择地暴露接口。
二、继承(Inheritance)
2.1 定义
继承是指一个类(派生类)可以继承另一个类(基类)的成员变量和成员函数,从而实现代码复用和层次化设计。派生类可以扩展或修改基类的行为。
2.2 作用
- 代码复用:减少重复代码。
- 层次化设计:通过基类与派生类的层级关系表达“is-a”关系。
- 扩展性:派生类可以新增成员或覆盖基类功能。
2.3 示例代码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 基类
class Animal {
public:
virtual void speak() const {
cout << "Animal speaks!" << endl;
}
};
// 派生类
class Dog : public Animal {
public:
void speak() override {
cout << "Dog barks!" << endl;
}
};
int main() {
Dog d;
d.speak(); // 输出:Dog barks!
return 0;
}
2.4 继承方式
继承方式 | 基类 public 成员 | 基类 protected 成员 | 基类 private 成员 |
---|---|---|---|
public | public | protected | 不可访问 |
protected | protected | protected | 不可访问 |
private | private | private | 不可访问 |
2.5 注意事项
- 继承应遵循 “is-a” 关系(如“狗是动物”)。
- 避免过度继承,优先使用组合(Composition)。
- 析构函数应声明为
virtual
(见多态部分)。
三、多态(Polymorphism)
3.1 定义
多态是指同一个接口(函数名)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实现方式。C++ 中的多态分为 静态多态(编译时多态) 和 动态多态(运行时多态)。
3.2 静态多态
通过 函数重载(Function Overloading) 和 运算符重载(Operator Overloading) 实现。
示例: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add(int a, int b) {
return a + b;
}
double add(double a, double b) {
return a + b;
}
int main() {
cout << add(2, 3) << endl; // 输出 5
cout << add(2.5, 3.5) << endl; // 输出 6
return 0;
}
3.3 动态多态
通过 虚函数(Virtual Function) 实现运行时动态绑定。
核心机制:
- 基类中声明虚函数(
virtual
)。 - 派生类重写虚函数(
override
)。 - 通过基类指针或引用调用虚函数时,根据对象的实际类型决定调用哪个函数。
示例: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Shape {
public:
virtual void draw() const {
cout << "Drawing Shape" << endl;
}
virtual ~Shape() {} // 虚析构函数
};
class Circle : public Shape {
public:
void draw() const override {
cout << "Drawing Circle" << endl;
}
};
class Square : public Shape {
public:
void draw() const override {
cout << "Drawing Square" << endl;
}
};
int main() {
Shape* shapes[2];
shapes[0] = new Circle();
shapes[1] = new Square();
for (int i = 0; i < 2; ++i) {
shapes[i]->draw(); // 动态绑定
}
for (int i = 0; i < 2; ++i) {
delete shapes[i];
}
return 0;
}
3.4 多态的关键点
- 虚函数表(vtable):每个包含虚函数的类都有一个虚函数表,存储虚函数的地址。
- 虚指针(vptr):对象内部隐含的指针,指向其所属类的虚函数表。
- 虚析构函数:若基类可能被继承,析构函数必须为虚函数,确保派生类析构时正确释放资源。
四、三大特性总结与联系
特性 | 核心作用 | 实现机制 | 应用场景 |
---|---|---|---|
封装 | 数据保护与接口抽象 | 访问修饰符(private /public ) | 定义类的内部状态和行为 |
继承 | 代码复用与层次化设计 | 基类与派生类关系 | 构建类的继承体系 |
多态 | 接口统一与动态绑定 | 虚函数与虚函数表 | 实现通用接口,支持扩展 |
4.1 综合应用
三大特性通常协同工作:
- 封装:定义类的内部逻辑。
- 继承:扩展类的功能。
- 多态:实现接口的通用化与动态行为。
示例场景:
- 图形系统中,
Shape
类封装几何属性,Circle
和Square
继承Shape
,并利用多态实现统一的draw()
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