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测试(一)-基础概念篇

本文全面解析了性能测试的全过程,从模型构建到方案设计,再到监控策略实施与性能瓶颈分析调优,最后到性能结果报告的撰写。强调了性能测试不仅仅是验证,更包括深入的分析与调优工作。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写在前面,改变下认知——让性能变得有价值
1、性能测试不仅仅包括测试,还包括分析和调优。大多数性能测试工程师所做的写脚本–参数化–执行测试–贴图发报告,仅仅算是性能验证,并没有找出性能瓶颈原因,提出优化建议。
2、忽略那些看似合理实则无意义的概念。比如压力测试、容量测试、极限测试、强度测试、配置测试、衰减测试、二八原则、响应时间258或2510、理发店模型、最大TPS拐点等等。在项目实践中,不仅百无一用,还产生了错误导向。如果你是初学者,掌握以下这些概念就够了。从技术上说,测试工具、操作系统、开发语言、实现架构、数据库、网络、存储、部署架构等,都是你要掌握的内容。

性能测试针对系统的性能指标,建立性能测试模型,制定性能测试方案,制定监控策略,在预定条件之下执行性能场景,分析判断性能瓶颈并调优,最终得出性能结果来评估系统的性能指标是否满足既定值。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性能指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性能测试模型

模型是真实场景的抽象。比如说,我们又100种业务,但不是每个业务都需要有并发量,可能只有50个业务有,那就要把这些有并发量的业务统计出来,哪个业务并发多,哪个业务并发少,做压力时就要控制好这样的比例。要选择适合自己系统业务逻辑的方式。

性能测试方案

方案规定的内容中有几个关键点:测试环境、测试数据、测试模型、性能指标、压力策略、准入准出、进度风险。(测试计划建议用项目管理工具细化)

监控策略

全局监控、定向监控,分层、分段

预定条件

包括软硬件环境、测试数据、测试执行策略、压力补偿等内容。

性能场景 !

  1. 基准性能场景:这里要做的是单交易的容量,为混合容量做准备(上几个线程跑三五遍脚本不能称之为基准测试)
  2. 容量性能场景:核心部分,根据业务复杂度的不同,这部分的场景回设计出很多个,后续详细展开。
  3. 稳定性性能场景:最核心的元素是时间,而时间的设置来自于运维周期,而不是来源于老板、产品和架构等这些人的心理安全感。
  4. 异常性能场景:在压力流量之下,模拟异常。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分析调优

做性能验证后的瓶颈判断、性能分析、优化,涉及到相关性分析、趋势分析、证据链查找等手段。

性能结果报告

报告中需要写上调优前后的TPS、响应时间以及资源对比图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xiaobai178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