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51单片机-蜂鸣器模块

本文介绍了51单片机蜂鸣器模块,包括蜂鸣器原理图、无源与有源蜂鸣器的区别以及如何使用无源蜂鸣器播放音乐。通过示例代码展示了如何控制蜂鸣器发出滴答声,并提到了乐谱编辑器在音乐播放中的作用。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3.2 蜂鸣器模块

3.2.1 蜂鸣器原理图

图3-2-1

实验板上的蜂鸣器没有直接与单片机的IO口相连接,需要使用一个杜邦线手动连接(图中黄色的线)。

3.2.2 无源蜂鸣器与有源蜂鸣器介绍

有源和无源这里的“源”不是指电源,而是指震荡源。也就是说,有源蜂鸣器内部带震荡源,所以只要一通电就会叫。而无源内部不带震荡源,所以如果用直流信号无法令其鸣叫。必须用2K~5K的方波去驱动它,有源蜂鸣器往往比无源的贵,就是因为里面多个震荡电路。

有源蜂鸣器:内部有振荡、驱动电路,加电源就可以响,用起来省事,缺点是频率固定,就只一个单音(高、低电平直接驱动,发出滴答的声音)。

无源蜂鸣器: 价格便宜(少了个振荡电路),声音频率可控,可以做出“多来米发索拉西”的效果,缺点是驱动比较麻烦一点。

当前实验板上使用的就是无源蜂鸣器,要操作蜂鸣器需要使用方波进行控制。

3.2.3 示例代码

控制蜂鸣器发出滴答的声音,延时函数可以使用单片机小精灵软件自动生成。

#include <reg51.h> //添加通用的51单片机头文件
#include <intrins.h>
void delay200us(void);
void BEEP_Ctl(int cmd,int time);
sbit BEEP=P1^5; //定义蜂鸣器引脚(需要使用杜邦线连接IO口)
int main(void)
{
    int i;
    while(1)
    {
        i=!i;
        BEEP_Ctl(i,1000);
    }
}

/*
开启蜂鸣器(2KHZ~5KHZ方波)
1s等于1000ms
1ms等于1000us
1HZ=s 1KHZ=ms 1MHZ=us
1/5000HZ=0.0002s=200us
*/ 
void BEEP_Ctl(int cmd,int time)
{
     int i;
    if(cmd) //打开蜂鸣器
    {
        for(i=0;i<time;i++)
        {
            BEEP=0;
            delay200us();
            BEEP=1;
            delay200us();
        }
    }
    else   //关闭蜂鸣器
    {
        BEEP=0;
        for(i=0;i<time;i++)delay200us();
    }
}

void delay200us(void)
{
    unsigned char a,b;
    for(b=39;b>0;b--)
        for(a=1;a>0;a--);
}

3.2.4 使用无源蜂鸣器播放音乐

图3-2-2 乐谱编辑器

电子琴的1234567分别对应CDEFGAB。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DS小龙哥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