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之适配器模式

本文深入探讨了适配器模式的设计思路与应用场景,分析了类适配器与对象适配器的区别,通过实例展示了如何解决接口不兼容的问题,强调了模式的灵活性与扩展性。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适配器模式

适配器模式(Adapter Pattern):Adapter 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成客户希望的另外一个接口。适配器模式使得原本由于接口不兼容而不能一起工作的那些类可以一起工作。

简而言之

  • 适配器模式就是为了解决两个不同接口直接互相兼容的问题。

设计思路分析

  • 适配器模式主要使用于对于已存的不兼容的接口之间。
  • 适配器模式主要使用于维护阶段或者引用第三方现成接口时,设计阶段应该尽量避免出现此种情况。

适配器的两种类型

  • 类适配器模式:适配器类通过对与目标类和被适配对象的多重继承进行适配,因此必须只有在支持多重继承的语言中支持该模式,例如C++。
  • 对象适配器模式:即适配器类通过继承目标类,同时内部维护一个被适配者对象,面向对象语言中均使用该类型。

缺省适配器:

Default Adapter Pattern:当不需要实现一个接口所提供的所有方法时,可以先设计一个抽象类实该接口,并未接口中每个方法提供一个默认实现(空方法)。那么该抽象类的子类可以选择性的覆盖父类的某些方法来实现需求,它适用于不想使用一个接口中所有方法的情况,又称为但接口适配器模式。缺省适配器模式是适配器模式的一种变体,其应用也较为广泛。在JDK类库的事件处理包java.awt.event中广泛使用了缺省适配器模式,如WindowAdapter、KeyAdapter、MouseAdapter等。

适配器模式类

模式类结构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模式的结构说明

外观模式包含以下主要角色:

  • Target:目标抽象类或接口;
  • Adapter:适配器模式的核心类,通过继承Target类,并内部维护一个Adaptee对象,从而以一个包装器或转换器的角色,协调Adaptee对象的接口,使其使用于Target对象接口。
  • Adaptee:需要适配的类,即被适配的角色。

对象适配 Demo

Target.java

package com.frank.design.adapterPattern.demo;

/**
 * Target interface
 * @AUTHOR:Frank
 * @DATE:07/16/2019
 */
public interface Target {

     void request();
}

Adapter.java

package com.frank.design.adapterPattern.demo;

/**
 * Adapter the Adaptee to target
 *
 * @AUTHOR:Frank
 * @DATE:07/16/2019
 */
public class Adapter implements Target {

    // create the Adaptee instance
    Adaptee adaptee = new Adaptee();

    @Override
    public void request() {
        adaptee.specificRequest();
    }
}

Adaptee.java

package com.frank.design.adapterPattern.demo;

/**
 * need to adapter to client interface
 *
 * @AUTHOR:Frank
 * @DATE:07/16/2019
 */
public class Adaptee {

    public Adaptee(){
        super();
    }

    public void specificRequest(){
        System.out.println("this is specific request deal method");
    }
}

总结

适配器模式的特点

适配器模式的优缺点

优点

  • 将目标类和适配者类解耦,通过引入一个适配器类来重用现有的适配者类,无须修改原有结构。
  • 增加了类的透明性和复用性,将具体的业务实现过程封装在适配者类中,对于客户端类而言是透明的,而且提高了适配者的复用性,同一个适配者类可以在多个不同的系统中复用。
  • 灵活性和扩展性都非常好,通过使用配置文件,可以很方便地更换适配器,也可以在不修改原有代码的基础上增加新的适配器类,完全符合“开闭原则”。
类适配器优点:
  • 由于适配器类是适配者类的子类,因此可以在适配器类中置换一些适配者的方法,使得适配器的灵活性更强。
对象适配器优点:
  • 一个对象适配器可以把多个不同的适配者适配到同一个目标;
  • 可以适配一个适配者的子类,由于适配器和适配者之间是关联关系,根据“里氏代换原则”,适配者的子类也可通过该适配器进行适配。

缺点

类适配器缺点:
  • 对于Java、C#等不支持多重类继承的语言,一次最多只能适配一个适配者类,不能同时适配多个适配者;
  • 适配者类不能为最终类,如在Java中不能为final类,C#中不能为sealed类
  • 在Java、C#等语言中,类适配器模式中的目标抽象类只能为接口,不能为类,其使用有一定的局限性。
对象适配器缺点:
  • 与类适配器模式相比,要在适配器中置换适配者类的某些方法比较麻烦。如果一定要置换掉适配者类的一个或多个方法,可以先做一个适配者类的子类,将适配者类的方法置换掉,然后再把适配者类的子类当做真正的适配者进行适配,实现过程较为复杂。

适配器模式的使用场景

  • 系统的数据和行为都正确,但接口不符时,我们应该考虑用适配器,目的是使控制范围之外的一个原有对象与某个接口匹配。适配器模式主要应用于希望复用一些现存类,但是接口又与复用环境要求不一致的情况.
  • .两个类所做的事情相同或相似,但是具有不同的接口时要使用它,客户端代码可以统一调用同一接口,可以更简单、更直接、更紧凑。
  • 在双方都不太容易修改的时候再使用适配器模式适配,比如维护阶段
  • 在设计阶段,避免迎合第三方组件,也可以使用
  • 系统需要使用一些现有的类,而这些类的接口(如方法名)不符合系统的需要,甚至没有这些类的源代码。
  • 想创建一个可以重复使用的类,用于与一些彼此之间没有太大关联的一些类,包括一些可能在将来引进的类一起工作。

参考资料

https://blog.csdn.net/wwwdc1012/article/details/82780560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