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跨境卖家们注意了,税务合规的关键转折点已悄然来临!就在 6 月 26 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一则关于互联网平台企业报送涉税信息的重要公告,明确规定自 2025 年 10 月 1 日起,所有服务中国卖家的跨境电商平台,无论其主体位于境内还是境外,都必须定期向税务部门报送卖家的交易数据与身份信息。这一规定涵盖了亚马逊、eBay、速卖通、Temu、TikTok Shop 等众多主流平台,影响范围极其广泛。
跨境平台报送数据要求解读
公告指出,跨境平台需每季度提交两类核心数据:
-
卖家身份信息:其中包括企业名称、纳税人识别号以及店铺 ID 等关键信息。这些信息将使卖家身份在税务部门面前更加清晰透明。
-
收入明细:销售总额、退款金额以及净收入等详细数据都在此列。这意味着卖家在平台上的每一笔收入情况,税务部门都将了如指掌。
对于跨境电商卖家而言,这无疑是个重大变化,意味着其经营行为将全方位纳入税务监管范畴,以往那种“无税号、无申报”的模糊操作空间已不复存在。
从政策层面看,其核心目的在于压实平台责任链条。对于境内平台,像 Temu、TikTok Shop,将由持有增值电信业务许可的主体或本地运营公司负责报送;境外平台若在中国设有运营实体,比如亚马逊的境内公司,同样要履行报送义务;而对于那些没有境内主体的境外平台,如日本乐天,则强制要求指定境内代理人进行申报。以亚马逊为例,尽管它已退出中国零售业务,但因其仍持有境内许可资质,需通过关联实体,像亚马逊卓越有限公司或上海公司,来完成税务数据的传输工作。首次数据报送定在 2025 年 10 月 1 日,而平台基本信息需在 7 月 30 日前完成备案。
新规对卖家的深远影响
-
身份与收入透明化:卖家在跨境平台的店铺名称、企业资质以及交易流水等信息,都将直接与税务系统同步,再也无法隐藏。
-
资金流动无处遁形:不仅销售数据,包括退款、促销扣减后的净收入等资金变动情况,都必须如实上报,资金流向更加透明。
-
平台监管责任强化:若平台存在拒报、瞒报行为,最高将面临 50 万元罚款,甚至可能被停业整顿。这新规打破了跨境卖家长期依赖的平台保护屏障,合规经营已成为必然选择,那些寄希望于平台“内部消化数据”的侥幸心理,也被政策明文击碎,跨境电商的游戏规则正在重新构建。
跨境电商税务新规标志着行业从野蛮生长迈向规范发展。对卖家来说,合规不仅是法律要求,更是长期稳定经营的基石。主动借助 AI 构建全链路数据管理体系,实现财务透明化、核算自动化,才能在平台与税务部门的高效协同中占据主动,将合规压力转化为商业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