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Java高级工程师面试实录:聚焦Spring AI、MCP、RAG、向量数据库与Embedding模型
第一轮:基础概念问题
面试官提问1:请解释一下Spring AI的核心架构和其在AI应用开发中的作用?
JY回答: Spring AI是Spring Framework的一个模块,旨在简化人工智能(AI)应用的开发。它提供了一组API和工具,帮助开发者更容易地集成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模型到Spring应用中。核心架构包括数据预处理、模型训练、模型推理、结果展示几个部分。通过Spring AI,开发者可以利用Spring生态系统的强大功能,如依赖注入、事务管理、安全性等,来构建高效、可扩展的AI应用。
解析: 这个问题考察了候选人对Spring AI整体架构的理解以及其在实际开发中的应用场景。JY的回答展示了他对Spring AI的深入理解。
面试官提问2:请解释MCP(Model Control Protocol)的作用及其在AI系统中的意义?
JY回答: MCP(Model Control Protocol)是一种用于控制和管理AI模型生命周期的协议。它主要用于协调模型的部署、更新、回滚、监控等操作。在分布式AI系统中,MCP可以确保模型版本的一致性,支持灰度发布、A/B测试等功能,并且可以通过统一的接口进行模型状态的查询和调整。
解析: 该问题考察了候选人对AI系统运维层面的理解。JY的回答准确指出了MCP在AI系统中的关键作用。
面试官提问3:请简要说明RAG(Retrieval-Augmented Generation)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场景?
JY回答: RAG(Retrieval-Augmented Generation)是一种结合信息检索和生成模型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在生成答案之前,先从外部知识库中检索相关信息,然后将这些信息输入到生成模型中,以增强输出的准确性和相关性。典型的应用场景包括问答系统、智能客服、搜索引擎辅助生成等。
解析: 本题考察了候选人对现代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理解。JY的回答清晰阐述了RAG的工作流程及其实际用途。
面试官提问4:请解释什么是向量数据库,以及它在推荐系统中的作用?
JY回答: 向量数据库是一种专门存储和查询高维向量数据的数据库系统。它支持高效的相似性搜索,常用于推荐系统、图像检索、语义搜索等领域。在推荐系统中,用户和物品的特征通常会被编码为向量,向量数据库可以快速找到与用户兴趣最匹配的物品,从而提升推荐效率和准确性。
解析: 此问题考察了候选人对AI系统底层基础设施的理解。JY的回答准确指出了向量数据库的技术特点和应用场景。
第二轮:计算机基础面试题
面试官提问5:请解释线程池的实现原理,并说明为什么在并发编程中使用线程池?
JY回答: 线程池是一种管理多个线程的技术,用于提高多线程程序的性能。其实现原理是预先创建一定数量的线程,并将任务提交给线程池执行。线程池内部维护一个任务队列,线程从队列中取出任务并执行。这样可以避免频繁创建和销毁线程带来的开销,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响应速度。
解析: 本题考察了候选人对并发编程的理解。JY的回答准确解释了线程池的机制及其优势。
面试官提问6:请解释HashMap的底层实现原理,并说明其在多线程环境下的注意事项?
JY回答: HashMap基于哈希表实现,采用数组+链表/红黑树的结构。每个键值对通过哈希函数计算出索引,存入数组中。当发生哈希冲突时,使用链表或红黑树来解决。在多线程环境下,HashMap不是线程安全的,可能会导致死循环、数据不一致等问题。建议使用ConcurrentHashMap或者Collections.synchronizedMap()来保证线程安全。
解析: 本题考察了候选人对Java集合框架的理解。JY的回答准确指出了HashMap的实现机制及其在并发环境下的局限性。
面试官提问7:请说明Redis的持久化机制,并比较RDB和AOF两种方式的优缺点?
JY回答: Redis提供了两种主要的持久化机制:RDB(Redis Database Backup)和AOF(Append Only File)。RDB是通过快照的方式定期保存数据,适合做备份;而AOF则是记录所有写操作命令,按顺序追加到文件中,更适合保障数据完整性。RDB的优点是恢复速度快,占用空间小;缺点是可能会丢失最后一次快照之后的数据。AOF的优点是数据更安全,缺点是恢复速度慢,文件体积较大。
解析: 本题考察了候选人对NoSQL数据库的理解。JY的回答全面分析了RDB和AOF的异同点。
面试官提问8:请解释HTTP/2相比HTTP/1.1有哪些改进?
JY回答: HTTP/2在HTTP/1.1的基础上进行了多项优化。主要包括:1. 二进制分帧层,提高了传输效率;2. 多路复用,允许同时发送多个请求和响应,减少了延迟;3. 首部压缩(HPACK),减少了网络开销;4. 服务器推送,允许服务器主动推送资源给客户端。这些改进显著提升了Web性能,特别是在移动端和高延迟网络环境下效果更明显。
解析: 本题考察了候选人对网络协议的理解。JY的回答准确总结了HTTP/2的关键特性。
面试官提问9:请解释TCP的三次握手过程,并说明为什么需要三次握手?
JY回答: TCP的三次握手过程如下:1. 客户端发送SYN报文(同步标志位)给服务器,表示请求建立连接;2. 服务器收到SYN后,回复SYN-ACK(同步-确认)报文;3. 客户端收到SYN-ACK后,再发送ACK报文给服务器,完成连接建立。三次握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已失效的连接请求突然传到服务器,造成资源浪费。
解析: 本题考察了候选人对网络通信协议的理解。JY的回答准确解释了三次握手的过程及其必要性。
第三轮:源码原理题
面试官提问10:请分析Spring Boot自动装配的实现原理,并说明@Conditional注解的作用?
JY回答: Spring Boot的自动装配机制基于条件化配置实现。其核心原理是通过spring.factories
文件定义自动配置类,Spring Boot启动时会加载这些类,并根据类上的@Conditional
系列注解判断是否生效。例如,@ConditionalOnClass
表示只有在类路径存在某个类时才启用该配置。@Conditional
注解用于根据特定条件决定某个Bean是否被注册到IoC容器中,从而实现灵活的自动装配逻辑。
解析: 本题考察了候选人对Spring Boot底层机制的理解。JY的回答准确揭示了自动装配的实现原理。
面试官提问11:请解释Spring AOP的底层实现机制,并说明JDK动态代理和CGLIB的区别?
JY回答: Spring AOP的底层实现依赖于动态代理技术。对于实现了接口的类,Spring使用JDK动态代理,通过Proxy
类生成代理对象;而对于没有实现接口的类,则使用CGLIB生成子类来实现代理。JDK动态代理只能代理接口方法,而CGLIB可以代理类的方法,但不能代理final方法和私有方法。
解析: 本题考察了候选人对Spring AOP的理解。JY的回答准确区分了两种代理方式的适用场景。
面试官提问12:请分析MyBatis中#{}和${}的区别,并说明它们在SQL注入方面的风险?
JY回答: 在MyBatis中,#{}
用于参数占位符,MyBatis会将其替换为?
,并使用PreparedStatement设置参数,防止SQL注入。而${}
则直接进行字符串替换,不会进行预编译处理,因此存在SQL注入的风险。建议优先使用#{}
,只有在确实需要拼接SQL片段时才使用${}
。
解析: 本题考察了候选人对ORM框架安全性的理解。JY的回答准确指出了两者的区别及潜在风险。
面试官提问13:请说明Spring中Bean的作用域有哪些,并解释prototype和singleton的区别?
JY回答: Spring中常见的Bean作用域有singleton、prototype、request、session等。其中,singleton是默认作用域,表示在整个Spring IoC容器中只存在一个实例;而prototype表示每次请求都会创建一个新的实例。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对象的生命周期和共享程度:singleton适用于无状态的组件,prototype适用于有状态的组件。
解析: 本题考察了候选人对Spring Bean管理机制的理解。JY的回答准确解释了不同作用域的适用场景。
面试官提问14:请分析Spring MVC中DispatcherServlet的作用及其工作流程?
JY回答: DispatcherServlet是Spring MVC的核心控制器,负责接收所有HTTP请求,并协调各个组件完成请求处理。其工作流程大致如下:1. 接收请求;2. 调用HandlerMapping查找对应的Controller;3. 调用Controller处理请求;4. 获取ModelAndView;5. 调用ViewResolver解析视图;6. 渲染视图并返回响应。整个过程中,DispatcherServlet充当了中央调度器的角色。
解析: 本题考察了候选人对Spring MVC架构的理解。JY的回答准确描述了DispatcherServlet的工作流程。
面试总结
本次面试围绕Java高级工程师岗位要求,重点考察了候选人在Spring AI、MCP、RAG、向量数据库、Embedding模型等新技术领域的掌握情况,以及对计算机基础、源码原理的深入理解。整体来看,JY表现出扎实的技术功底和良好的表达能力,能够准确回答各类问题并给出合理解释,展现出较强的综合能力,具备胜任高级Java工程师岗位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