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级网络工程师笔记
- 前言:
- 系列博文
- 第五章 新型网络应用
-
- 1. 即时通信( IM) 系统
- 2. 即时通信协议
- 3. SIP(会话初始化协议)
- 4. SIP 系统
- 5. SIP 消息
- 6. SIMPLE 协议
- 7. XMPP 系统
- 8. XMPP 系统特点
- 9. XMPP 协议
- 10. 即时通信实例
- 11. QQ 用户登录过程
- 12. P2P 文件共享
- 13. 文件共享实现方式
- 14. Maze 系统
- 15. 互联网协议电视(IPTV)
- 16. 视频点播(Video on Demand,VOD)
- 17. VOD 的服务类型
- 18. 媒体内容分发技术
- 19. VOIP 可以实现的通信方式
- 20. VoIP 系统组成
- 21. RTCP 报文
- 22. Skype
- 23. Skype 的特点
- 24. 搜索引擎组成
- 25. LAMP 网站架构
- 26. IPSec
- 第六章 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
-
- 1. 网络管理
- 2. 网络管理资源分类
- 3. 网络安全管理作用
- 4. 网络故障管理
- 5. 网络管理的目标
- 6. 网管模型
- 7. 网管功能域
- 8. 网络管理系统(NMS)
- 9. SNMP 协议
- 10. CMIP 协议
- 11. 网络安全服务基本功能
- 12. 可信计算机系统评估准则(TESEC)
- 13. 信息传输安全
- 14. 网络攻击的分类
- 15. DDoS 攻击的特征
- 16. 对称加密与非对称加密
- 17. 典型的对称加密算法
- 18. 公钥密码基本特征
- 19. 公钥密码的应用领域
- 20. 典型的非对称加密算法
- 21. 公钥基础设施( PKI)
- 22. 数字签名
- 23. TCP/IP 协议安全机制
- 24. IPSec
- 25. 安全套接层(SSL)协议
- 26. SSL 协议特点
- 27. PGP 协议
- 28. 电子支付安全(SET)协议
- 29. 防火墙主要功能
- 30. 网络防火墙构成
- 31. 入侵检测系统的基本功能
- 32. 网络蠕虫
- 33. 蠕虫和病毒的区别
- 34. 认证中心(Certification Authority,CA)
- 35. 信息存储安全措施
- 36. Caesar 密码加密
- 37. 密文攻击
- 38. 背包加密算法
- 39. Blowfish 算法
- 40. RC5 算法
- 41. X.509 公共密钥证书
- 42. 42.数字版权管理
前言:
作者在CSDN博客上开通了[网络工程师]专栏,目的在于激励自己坚持学习。由于是初次进行博客创作、经验不足、可能比较粗糙,如有错漏之处希望大家能够指正、也欢迎大家一起交流学习。
如需查看完整学习博文(笔记)请点击 [网络工程师] 进行查看
系列博文
第五章 新型网络应用
1. 即时通信( IM) 系统
⚫ 1996 年 11 月,以色列 Mirabils 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即时通信软件 ICQ(I Seek You,网络寻呼机), 宣告了“即时通信(Instant Messaging, IM)”这一概念的诞生。
⚫ 即时通信系统是一种基于 Internet 的通信服务, 可提供近实时的信息交换和用户状态跟踪。
⚫ 2000 年,IMPP 工作小组提交的关于即时通信系统的 RFC 草案, 获得了 IETF 的批准, 成为正式的RFC 文件。
⚫ IETF 批准的 RFC2778 给出了一个抽象的呈现与即时消息系统模型,描述了即时通信系统的功能, 勾勒出了即时通信系统的模型框架。
⚫ 一个即时通信系统通常包括两种服务
① 一种是呈现服务(Pesence srvice), 用户之间相互订阅并获取彼此的状态变更信息;
② 另一种是即时消息服务( istant message srvice), 用于用户之间相互收发短消息。
⚫ 即时通信系统一般釆用两种通信模式
① 用户/服务器模式,在用户/服务器模式中,消息的发送和接收需要通过服务器中转,主流的即时通信软件的文本消息大多使用用户/服务器模式。
② 用户/用户模式。消息的发送和接收采用直接的点对点的通信方式,文件传送等大数据量业务通常使用用户/用户模式。
2. 即时通信协议
l 微软 MSN釆用 MSNP协议;
⚫ AOL 采用 OSCAR 协议;
⚫ QQ 采用自己设计的私有协议
⚫ 由于各厂商自己定义的协议互不开放,因此造成彼此间互不兼容,无法互联互通。
⚫ 即时通信开放的协议主要代表有两个
① 一个是基于 SIP 协议框架的 SIMPLE 协议簇
② 一个是基于 JABBER 协议框架的 XMPP 协议簇。
③ SIMPLE 协议是对 SIP 协议的扩展, 以使其更好地支持即时消息服务。
④ XMPP 协议簇是基于 XML 语言定义的即时消息协议。
3. SIP(会话初始化协议)
⚫ SIP 是 IETF 于 1999 年提出的一个信令控制协议, 主要内容在 RFC3261 中进行定义;
⚫ SIP 协议位于应用层, 目标是方便地创建、管理和终止用户之间的会话。
⚫ SIP 协议主要是为 IP 网络设计的,可以运行于 TCP、UDP、SCTP 等各种传输层协议之上。但是,SIP 协议本身并不关心承载网络,因此 SIP 协议也可工作在 ATM、帧中继等承载网中。
4. SIP 系统
-
SIP 用户的地址以“SIP”开始, 后面类似于 E-mail 地址。
-
例如可以使用 sip:[email protected] 表示一个 SIP 用户, 该用户处于 mycompany.com 域中, 在 mycompany.com 域中的名字为 myname。
-
SIP 地址是一个全局性的地址, SIP 系统通过这种统一名字标识符定位和查询 SIP 用户。
-
按逻辑功能区分,SIP 系统由 4 种元素组成,它们是用户代理(user agent,UA)、代理服务(proxy server)、重定向服务器(redirect server)和注册服务器( registrar)。
⚫ 用户代理:
① 用户代理由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用户代理客户机(User Agent Client,UAC),另一部分是用户代理服务器( User Agent Server UAS)。
② UAC 负责发起呼叫, UAS 负责接收呼叫并作出响应。
③ UAC 和 UAS 共同组成 UA,存在于用户终端之中。
④ 用户通过 SIP 用户代与 SIP 系统交互,其存在的形式多种多样,如计算机上的即时通信软件、专用的软电话( phone)等。
⚫ 代理服务器:
① 代理服务器负责接收用户代理发来的请求,根据网络策略将请求发给相的服务器,并根据收到的应答对用户作出响应。
② 代理服务器是一个中间元素, 既有客户机的性质又有服务器的性质, 同时还具有名字解析能力。
③ 代理服务器分为有状态代理服务器和无状态代理服务器。
④ 有状态代理服务器需要存储接收到的请求、回送的响应和它转发的请求,而无状态代理服务器一旦转发请求和响应后就忘记所有的信息。
⚫ 重定向服务器:重定向服务器是一个规划 SIP 呼叫路径的服务器。
⚫ 注册服务器:用于接收和处理用户端的注册请求, 完成用户地址的注册。
5. SIP 消息
- SIP 消息组成
l 由一个起始行(start-line)、消息头(message-header)、一个标志消息头结束的空行 CRLF)和可选的消息体(messagebody)组成。
⚫ 其中,消息头由一个或多个宇段组成。
- SIP 消息包括两种类型:
⚫ 从客户机到服务器的请求消息( request)
① 在请求消息中,起始行为请求行。
② 请求行中一般包括请求方法、请求的 SIP 用户地址和 SIP 的协议版本。
③ 在 SIP 协议中有 6 种请求方法, 它们是 INVITE、ACK、OPTIONS、BYE、CANCEL 和 REGISTER。
请求方法 | 功能 |
---|---|
INVITE | 邀请用户或服务器参加一个会话 |
ACK | UA 向服务器证实它已经收到了对 INVITE 请求的最终响应。ACK 只和 INVITE 一起使用 |
OPTIONS | 请求关于服务器能力的信息。如果服务器认为它能与用户联系,则可用一个能力集晌应 |
BYE | 用户终止一次会话,既可由主叫 UA 发送,也可由被叫 UA 发送 |
CANCEL | 取消一个挂起的呼叫 |
REGISTER | 向定位服务器注册 UA 的相关信息 |
⚫ 从服务器到客户机的响应消息( response)
① 响应消息中,起始行为状态行。
② 状态行中一般包括 SIP 的版本号、状态码和一句对该状态的文本描述信息。
6. SIMPLE 协议
⚫ SIMPLE 协议是一组能够提供即时消息服务的通信协议。
⚫ 它由 IETF 的 SIMPLE 工作组制定, 基本上与 RFC2778 定义的即时消息系统模型保持一致。
⚫ SIMPLE 协议通过对 SIP 协议进行扩展,使其支持即时消息服务。
⚫ SIMPLE 增加了 NOTIFY、SUBSCRIBE 和 MESSAGE 方法支持即时通信。
① MESSAGE:用来发送一次性的短消息, 即寻呼机模式的即时消息。
② SUBSCRIBE:用于观察者( watcher)向服务器订阅其他用户的呈现信息。
③ NOTIFY:在用户的呈现信息发生改变时,服务器使用 NOTIFY 方法向该用户的订阅用户发送呈现信息。
7. XMPP 系统
⚫ XMPP 协议是一种基于 XML 的即时通信协议;
⚫ XMPP 协议的系统架构沿袭了 E-mail 系统的架构;
⚫ XMPP 系统架构主要由 3 种实体组成: XMPP 客户、XMPP 服务器和 XMPP 网关:
① XMPP 服务器间相互通信, 形成一个由 XMPP 服务器组成的分布式网络;
② XMPP 网关负责 XMPP 与非 XMPP 系统之间的互联, 可以使 XMPP 客户和非 XMPP 客户进行通信;
③ XMPP 客户通过 Internet 接入 XMPP 系统, 可以通过 XMPP 系统与其他客户进行通信( 如果存在
XMPP 网关, XMPP 客户也可以和非 XMPP 客户进行通信)。
8. XMPP 系统特点
① 用户/服务器中转模式:XMPP 使用用户/服务器通信模式, 而不是有些即时消息系统采用的用户/ 用户模式。从一个用户客户机端发给另一个用户客户机端的 XMPP 即时消息都必须通过服务器中转。
② 分布式网络系统:XMPP 的网络体系结构与 E-mail 系统类似, XMPP 客户和服务器组成一个分布式的网络处理系统,即时消息和呈现信息在这些 XMPP 客户和服务器之间传输。XMPP 地址和 E-mail 地址形式一样(如 stpeter®jabber,org), 因此,从一个用户地址即可得知该用户所属的 XMPP 服务器。
③ 简单客户机端:XMPP 的目标之一是必须支持简单客户机端,将复杂性从用户端转移到服务器端。
XMPP 系统架构要求用户端必须支持的功能:通过 TCP 套接字与 XMPP 服务器进行通信、解析组织好的
XML 信息包、理解消息数据类型。(目前 Google 的 Google Talk 和 Jive Message 都采用 XMPP 协议)。
④ XML 数据格式:XML 是 XMPP 系统的核心, 几乎能表述任何一种结构化数据。
9. XMPP 协议
⚫ 寻址方案
① XMPP 通信系统具有统一的寻址方案, XMPP 用户地址的格式必须符合 RFC2396 统一资源标识符的语法规定。
② 由于历史原因, XMPP 地址也被称为 JID(JabberID7Jab-ber 标识)。
③ JID 用于标识即时消息用户和用户连接的资源,它由域标识符、结点标识符、资源标识 3 部分组成,形如 node@domaia/resource。其中,域标识符是唯一必需的,通常表不 XMPP 服务器或 XMPP 网关,必须是一个合法的 DNS 域名; 结点标识符是一个可选项, 以“@” 符号分割放在域标识符之前。结点标识符通常是一个使用 XMPP 服务的一个用户; 资源标识符也是一个可选的标识符, 表示具体的资源。资源标识符放在域标识符之后,并以“/”分隔。
⚫ XML 流与 XML 节(Stanza)
① XMPP 是一套基于 XML 流的协议;
② XMPP 流中的“节”有 3 种类型,它们是消息(message)、呈现(presence)和查询( 1/Q,Info/Qu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