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 数据结构排序与查找 数据结构实验之排序二:交换排序

本文介绍了一项数据结构实验,通过冒泡排序和快速排序两种基于交换的方法,对一组整数进行升序排列,并统计了两种排序方法所需的数据交换次数。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数据结构实验之排序二:交换排序
Time Limit: 1000MS Memory Limit: 65536KB
Submit Statistic
Problem Description

冒泡排序和快速排序都是基于”交换”进行的排序方法,你的任务是对题目给定的N个(长整型范围内的)整数从小到大排序,输出用冒泡和快排对这N个数排序分别需要进行的数据交换次数。
Input

连续多组输入数据,每组数据第一行给出正整数N(N ≤ 10^5),随后给出N个整数,数字间以空格分隔。
Output

输出数据占一行,代表冒泡排序和快速排序进行排序分别需要的交换次数,数字间以1个空格分隔,行末不得有多余空格。
Example Input

8
49 38 65 97 76 13 27 49
Example Output

15 9
Hint

注意:数据相等时不做交换

#include <stdio.h>
int s[100010];
int s1[100010];
int number1;
int number2;
int n;
void maopao()
{
    int i, j, t;
    for(i = 0; i < n - 1; i++)
    {
        for(j = 0; j < n - i - 1; j++)
        {
            if(s[j] > s[j + 1])
            {
                t = s[j];
                s[j] = s[j + 1];
                s[j + 1] = t;
                number1++;
            }
        }
    }
    return;
}
void kuaipai(int *s, int l, int r)
{
    int i = l;
    int j = r;
    int key = s1[i];
    if(i >= j)
        return;
    while(i < j)
    {
        while(i < j && s[j] >= key)
            j--;
        if(s1[i] != s1[j])
        {
            s1[i] = s1[j];
            number2++;
        }

        while(i < j && s[i] <= key)
            i++;
        if(s1[j] != s1[i])
        {
            s1[j] = s1[i];
            number2++;
        }
    }
    s1[i] = key;
    kuaipai(s1, l, i - 1);
    kuaipai(s1, i + 1, r);
}
int main()
{
    int i;
    while(~scanf("%d", &n))
    {
        number1 = 0;
        number2 = 0;
        for(i = 0; i < n; i++)
        {
            scanf("%d", &s[i]);
            s1[i] = s[i];
        }
        maopao();
        kuaipai(s1, 0, n - 1);
        printf("%d %d\n", number1, number2);
    }
    return 0;
}
### Flink SQL Gateway 的概述 Flink SQL Gateway 是 Apache Flink 提供的一个 RESTful 接口服务,用于简化基于 SQL 的交互操作。它允许用户通过 HTTP 请求提交 SQL 查询并获取结果,而无需直接与底层的 Flink 集群进行复杂的交互[^1]。 #### 启动方式 Flink SQL Gateway 可以通过 `sql-gateway.sh` 脚本启动,该脚本位于 Flink 安装目录的 `bin/` 文件夹下。支持多种配置选项,例如设置会话超时时间或启用特定的功能模块。一个常见的启动命令如下所示: ```bash ./bin/sql-gateway.sh start -Dsql-gateway.session.idle-timeout=5min ``` 此命令设置了会话空闲超时时间为 5 分钟[^3]。 --- ### 支持的部署模式 Flink SQL Gateway 主要支持两种部署模式:YARN Session 和 YARN Per-Job 模式。 1. **YARN Session Mode**: 在这种模式下,SQL Gateway 将作为长期运行的服务实例化在一个预先分配好的 YARN 应用程序中。这意味着一旦集群初始化完成,后续所有的查询都可以重用相同的资源环境[^1]。 2. **YARN Per-Job Mode**: 对于每一个新的请求或者作业,都会动态创建一个新的独立 YARN 应用程序来执行对应的逻辑处理流程。这种方式适合那些需要高度隔离性和灵活性的任务场景[^1]。 --- ### 基础配置说明 当使用 CLI 工具启动 SQL Gateway 时,可以传递额外参数来自定义行为。比如查看帮助文档可通过以下指令实现: ```bash ./bin/sql-gateway.sh start --help ``` 这将展示所有可用选项及其描述信息[^2]。另外还可以利用 `-D<property=value>` 形式的键值对形式修改默认设定,像上面提到的例子那样调整 session timeout 参数。 --- ### 实际应用案例分析 假设我们希望构建这样一个工作流——从 Kafka 中读取数据源并通过窗口聚合计算每分钟内的平均温度值再写回到另一个主题里去,则整个过程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伪代码表示): ```sql CREATE TABLE kafka_input ( id STRING, temperature DOUBLE, event_time TIMESTAMP(3), WATERMARK FOR event_time AS event_time - INTERVAL '5' SECOND ) WITH ( 'connector' = 'kafka', 'topic' = 'input-topic', 'properties.bootstrap.servers' = 'localhost:9092' ); CREATE TABLE kafka_output ( window_start TIMESTAMP(3), avg_temperature DOUBLE ) WITH ( 'connector' = 'kafka', 'topic' = 'output-topic', 'properties.bootstrap.servers' = 'localhost:9092' ); INSERT INTO kafka_output SELECT TUMBLE_START(event_time, INTERVAL '1' MINUTE), AVG(temperature) FROM kafka_input GROUP BY TUMBLE(event_time, INTERVAL '1' MINUTE); ``` 以上片段展示了如何借助标准 DDL/DML 结构表达复杂业务需求,并最终由 SQL Gateway 执行解析编译优化等一系列动作之后分发到实际物理引擎上去落地实施[^1]。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