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电波的波段划分
波段(频段) 符号 波长范围 频率范围 应用范围
超长波(甚低频) VLF 100000-10000m 3-30kHz 1.海岸——潜艇通信;2.海上导航。
长波(低频) LF 10000-1000m 30-300kHz 1.大气层内中等距离通信;2.地下岩层通信;3.海上导航。
中波(中频) MF 1000-100m 300kHz-3MHz 1.广播;2.海上导航。
短波(高频) HF 100-10m 3-30MHz 1.远距离短波通信;2.短波广播。
超短波(甚高频) VHF 10-1m 30-300MHz 1.电离层散射通信(30-60MHz);2.流星余迹通信(30-100MHz);3.人造电离层通信(30-144MHz);4.对大气层内、外空间飞行体(飞机、导弹、卫星)的通信;电视、雷达、导航、移动通信。
分米波(特高频) UHF 1-0.1m 300-3000MHz 1.对流层工散射通信(700-1000MHz);2.小容量(8-12路)微波接力通信(352-420MHz);3.中容量(120路)微波接力通信(1700-2400MHz)。
厘米波(超高频) SHF 10-1cm 3-30GHz 1.大容量(2500路、6000路)微波接力通信(3600-4200MHz,5850-8500MHz);2.数字通信;3.卫星通信;4.波导通信。
毫米波(极高频) EHF 10-1mm 30-300GHz 穿入大气层时的通信
微波波段
波段名称 | 频率范围 | 波长范围 | 波段名称 | 频率范围 | 波长范围 |
1 - 2GHz | 300.00 - 150.00 mm |
|
|
| |
2 - 4 GHz | 150.00 - 75.00 mm |
|
|
| |
C波段 | 4 - 8 GHz | 75.00 - 37.50 mm |
|
|
|
8 - 12 GHz | 37.50 - 25.00 mm |
|
|
| |
12 - 18 GHz | 25.00 - 16.67 mm |
|
|
| |
18 - 27 GHz | 16.67 - 11.11 mm |
|
|
| |
27 - 40 GHz | 11.11 - 7.50 mm | 30 - 50 GHz | 10.00 - 6.00 mm | ||
40 - 60 GHz | 7.50 - 5.00 mm | 50 - 75 GHz | 6.00 - 4.00 mm | ||
60 - 90 GHz | 5.00 - 3.33 mm | 75 - 110 GHz | 4.00 - 2.73 mm | ||
90 - 140 GHz | 3.33 - 2.14 mm | 110 - 170 GHz | 2.73 - 1.76 mm |
| |
|
|
← 波长越短 波长越长 → | |
|
|
|
|
|
|
极高频(EHF) · 超高频(SHF) · 特高频(UHF) · 甚高频(VHF) · 高频(HF) · 中频(MF) · 低频(LF) · 甚低频(VLF) · 特低频(ULF) · 超低频(SLF) · 极低频(ELF) | |
|
|
Ku波段卫星数字广播的特点
与以往的C波段卫星模拟广播相比,由于使用了较高频率的Ku波段及先进的数字压缩技术,Ku波段卫星数字广播具有其突出的特点。 ⒈Ku波段卫星广播的主要特点: ⑴Ku波段的频率受国际有关法律保护,Ku波段卫星单转发器功率一般比较大,多采用赋形波束覆盖,卫星EIRP较大,加上Ku波段接收天线效率高于C波段接收天线,因此接收Ku波段卫星节目的天线口径远小于C波段,从而可有效地降低接收成本,方便个体接收 ⑵C波段卫星广播遭受地面微波等干扰源的同频干扰比较严重,而Ku波段的地面干扰很小,Ku波段频率高,一般在12.5~18GHz之间,不易受微波辐射干扰,大大地降低了对接收环境的要求 ⑶接收Ku波段的天线口径尺寸小,便于安装也不易被发现 ⑷Ku频段宽,能传送多种业务与信息 ⑸Ku波段下行转发器发射功率大(大约在100W以上),能量集中,方便接收。 ⑹降雨对Ku波段卫星广播的影响比较严重,其上下行信号降雨衰耗远大于C波段,暴雨情况下Ku波段上行或下行链路瞬间雨衰量可超过20dB,而C波段最大雨衰量一般不超过1dB。
卫星数字广播的主要特点
数字压缩技术在卫星广播中的应用是广播电视传送技术的一次重大变革,采用MPEG-2视频压缩标准及MUSICAM音频压缩方法的DVB-S卫星数字广播具有模拟方式不可比拟的优势,毫无疑问地会在卫星广播领域迅速取代传统的模拟调频传送方式。 ⒈利用数字压缩技术的卫星数字广播极大地降低了传送的视音频码率,对卫星转发器的频带及功率需求大大低于模拟方式,同一转发器可播送更多的节目,大幅度降低了节目播出费用 ⒉卫星数字广播由于采用了强有力的纠错算法,传送质量很高,接收门限很低。与模拟广播接收质量的渐变式劣化不同,只要在接收门限上,数字广播信号就没有可察觉的失真、干扰和衰弱; ⒊卫星数字广播可提供数据传输和多媒体功能及加扰和授权的能力,特别有利于直接到户的付费服务。Ku波段卫星数字广播结合了Ku波段及数字技术的特点,非常适合于分散的小口径天线个体接收,特别是卫星广播电视节目直接到户DTH服务,而由于Ku波段雨衰问题比较严重,做为可靠性要求非常高的卫星节目分配业务则选用C波段传送更为有利。
Ku波段卫星数字广播上行系统的构成
与C波段模拟上行系统不同之处主要有三点: 1.Ku波段卫星数字广播上行系统要适合于数字传输的特殊要求,这就要求上行系统要有更低的相位噪声、更好地幅频特性和群时延特性 2.Ku波段卫星数字广播上行系统所使用的上行天线波束半功率角度很窄,对天线的机械精度和跟踪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国产Ku波段13米上行天线其主反射镜镜面精度达0.5mmR.M.S,付反射镜镜面精度达0.17mm R.M.S,天线跟踪精度达0.013°R.M.S 3.Ku波段卫星数字广播上行系统要采取上行功率控制手段,以便自动补偿或消除在卫星上行链路出现的雨、雪、云、雾等对上行信号的衰减作用。
C波段和Ku波段区别
(1)Ku波段卫星单转发器功率一般比较大,多采用赋形波束覆盖,卫星EIRP较大,加上Ku波段接收天线效率高于C波段接收天线,因此接收Ku波段卫星节目的天线口径远小于C波段,从而可有效地降低接收成本,方便个体接收 (2)C波段卫星广播遭受地面微波等干扰源的同频干扰比较严重,而Ku波段的地面干扰很小,大大地降低了对接收环境的要求; (3)降雨对Ku波段卫星广播的影响比较严重,其上下行信号降雨衰耗远大于C波段,暴雨情况下Ku波段上行或下行链路瞬间雨衰量可超过20dB,而C波段最大雨衰量一般不超过1dB。
Ka波段
Ka波段是电磁频谱的微波波段的一部分,Ka波段的频率范围为26.5-40GHz。Ka代表着K的正上方(K-above),换句话说,该波段直接高于K波段。Ka波段也被称作30/20 GHz波段,通常用于卫星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