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睿唯安官网更新了2025年影响因子的发布时间,预计将于6月25号,也就是下下周三公布。
小编在前几期推文中也有做过影响因子的预测,相对比前一年来说,今年大多数期刊影响因子都有一定回升。
2025影响因子新变化
此前,科睿唯安官网上发布了关于2025JCR(2025年6月发布)的最新消息,指出自2025年开始,被撤稿论文的引用和被引数据将不再计入“期刊影响因子”。
首先来看一下影响因子的计算公式。
注:“可引用论文”指Article和Review。
这次变革包含三个方面的意思:
(1)假设某期刊2022-2023年发表的5篇论文被撤稿,这5篇论文在2024年被引用20次,那么这20次不计入分子。
(2)假设某期刊2024年发表的5篇论文被撤稿,这5篇论文引用了其它期刊的论文150次,那么在计算其它期刊影响因子的时候,这150次也不计入分子。
(3)假设某期刊2022-2023年发表的5篇论文被撤稿,这5篇论文中的Article和Review数量仍然放进分母里面。
科睿唯安自2016年以来就一直在标记被撤稿论文,在WoS里面可以看到标记。
那么,影响会有多大呢?
目前,被撤稿论文在学术记录中的占比微乎其微,在 Web of Science 核心合集中,被撤稿内容仅占全部索引内容的 0.04%。
在2025年 JCR 收录的约22,000种期刊中,有460余万条引文计入了 JIF,其中仅20,000条左右(包括引用和被引)来自当时已被撤稿的内容,即占比约0.4%。
因此,被撤稿论文的引用和被引数据对影响因子的计算影响甚微,除非某期刊发生了严重的撤稿事件。
影响因子如何查询
1.通过JCR官网查询
首先登录JCR查询官网:https://jcr.clarivate.com,许多单位购买了JCR或Web of Science数据库,可以直接在单位内部获取登录方式和使用教程,例如部分科技情报所和高校图书馆。若为个人,也可在查新中心出具论文检索报告进行查询。
然后直接通过期刊名、ISSN/eISSN号进行检索,下面以科学杂志《Nature》为例。
点击“Nature”,进入期刊详情,可根据列表勾选想要指定查询的年份,跳转至相应年份的期刊引证报告。
在该页面下方可以看到期刊对应年份的影响因子(Journal Impact Factor)以及分区情况。
下左图为2023年的"NATURE"期刊影响因子为50.5,去掉自引后影响因子为49.8;右图为期刊的IF值排名以及分区情况,NATURE期刊2023年的IF值排名位列第一,分区为Q1,即JCR-1区。
2.通过LetPub平台
LetPub直达网址:
https://www.letpub.com.cn/index.php?page=journalapp
直接输入想要查询的期刊名就行,网址建议好好收藏哦,以后就可以直接打开啦。
3.通过Medsci平台
这个平台也能够查询期刊相关信息:Medsci直达网址:https://www.medsci.cn/sci/index.do
也是直接搜索即可:
小结:要查询期刊的影响因子的几个步骤:
1、使用期刊索引数据库:使用一些知名的期刊索引数据库,例如Web of Science(科学引文索引)、Scopus等。这些数据库通常提供了期刊的影响因子信息。
2、访问期刊的官方网站:许多期刊都会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最新的影响因子。可以在期刊的主页上查找这些信息,通常可以在“关于我们”或“期刊指南”等部分找到。
3、使用期刊评估工具:有一些在线工具和平台专门用于评估期刊的影响因子和其他指标。例如,Journal Citation Reports(期刊引文报告)是一个提供期刊影响因子信息的知名工具,由Clarivate Analytics提供。
4、查阅图书馆资源:如果您有图书馆的访问权限,可以尝试查阅图书馆的数据库和资源,以获取期刊的影响因子信息。
5、使用学术搜索引擎:使用学术搜索引擎如Google 学术,可以直接搜索期刊名称并查看相关信息,包括影响因子。
预祝大家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