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操作系统
文章平均质量分 75
云中飞鸿--**峰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专栏收录文章
- 默认排序
- 最新发布
- 最早发布
- 最多阅读
- 最少阅读
-
CPU的速度是如何计算的,受到哪些因素影响
睿频加速Max 3.0技术通过智能地挑选出两颗体质更好、更适合高频运行的内核,进一步提升频率以达到更高的性能。一般来说,时钟频率越高,CPU 在单位时间内执行的操作就越多,速度也就越快。C-STATE是CPU的电源管理功能,会根据CPU的负载来管理CPU的能耗,和睿频加速技术结合,在运行单线程应用时,C-STATE会关闭或降低其他核心的能耗,把这些能源加到执行程序的核心上,提升执行效率。在实际应用中,不同的应用场景对 CPU 的速度要求也不同,需要根据具体需求来选择合适的 CPU。原创 2024-12-25 16:35:12 · 2883 阅读 · 0 评论 -
文件系统管理
原文链接:一口气搞懂「文件系统」,就靠这 25 张图了-CSDN博客原创 2024-10-18 14:30:29 · 174 阅读 · 0 评论 -
内存管理:虚拟内存中的多级页表的关系,一级页表、二级页表4k->4M
虚拟内存中的多级页表的关系,一级页表、二级页表4k->4M。原创 2024-10-18 14:27:52 · 177 阅读 · 0 评论 -
内存管理:什么是虚拟内存?为什么要有虚拟内存?如何管理虚拟地址与物理地址之间的关系?
如果进程之间操作内存的“物理地址”,如果一个进程从“物理地址”1000的位置写入数据,吐过另一个进程也从“物理地址”1000的位置写入数据。那么,这样进程之间的数据 就会出现混乱!二、如何管理虚拟地址与物理地址之间的关系?一、为什么要有虚拟内存?转载 2024-10-18 14:25:12 · 115 阅读 · 0 评论 -
内存管理:2
2.高速缓存(cache): 主存中经常访问的信息放在高速缓存中,减少访问主存储器的次数大幅度提高程序执行速度:它们通常放在 cpu 内部或很靠近 cpu 的地方,当程序要读取数据时,首先查看 cache中是否存在该数据,如果存在其中(称“命中”),如果不在其中(称“缺页”)就从内存中获取该数据,并把该数据放入 cache 中,以备下次使用。编译、链接后的装入模块的地址都是从0开始的,指令中使用的地址、数据存放的地址都是相对于起始地址而言的逻辑地址。编译、链接后的装入模块的地址都是从0开始的。转载 2024-10-17 15:14:00 · 352 阅读 · 0 评论 -
内存 管理
如图,这是一个程序的结构调用图。可以看到,A是程序运行所必须的代码段,因此放在固定区内;B、C不可能同时运行,因此可以分配同一个覆盖区,D、E、F同理。如图所示因此,本来应该将代码全部放入,但是操作系统只分配了一部分空间就实现了全部放入的结果,因此从逻辑上看,操作系统的内存大小是被拓展了的。如图:方便管理员进行管理(1) 必要性(2) 示意图(3) 注意5 基本地址变换机构5.1 概念基本地址变换机构是一组用于实现逻辑地址到物理地址转换的硬件机构5.2 变换步骤。转载 2024-10-17 14:38:58 · 135 阅读 · 0 评论 -
IO设备管理:输入一个字符 到显示的过程
键盘的中断处理程序是在键盘驱动程序初始化时注册的,那键盘中断处理函数的功能就是从键盘控制器的寄存器的缓冲区读取扫描码,再根据扫描码找到用户在键盘输入的字符,如果输入的字符是显示字符,那就会把扫描码翻译成对应显示字符的 ASCII 码,比如用户在键盘输入的是字母 A,是显示字符,于是就会把扫描码翻译成 A 字符的 ASCII 码。于是,我们想到第一种轮询等待的方法,让 CPU 一直查寄存器的状态,直到状态标记为完成,很明显,这种方式非常的傻瓜,它会占用 CPU 的全部时间。转载 2024-10-16 10:44:54 · 103 阅读 · 0 评论 -
windows进程通讯方式
因为WM_COPYDATA消息是将A进程的数据拷贝一份并发送给B进程的,之后B进程操作的是自己的一份拷贝,和A进程的数据无关。3.数据大小限制:SendMessage 函数发送的数据大小不能超过 WPARAM 类型的数据大小,即 32 位系统下最大只能传输 4 字节的数据,64 位系统下最大只能传输 8 字节的数据。2.性能问题:WM_COPYDATA 消息需要进行两次内存拷贝,一次是从发送进程的地址空间复制数据到内核缓冲区,另一次是从内核缓冲区复制数据到接收进程的地址空间,这可能会影响系统性能。转载 2024-10-11 18:05:01 · 549 阅读 · 0 评论 -
操作系统概述
假设操作系统想要并发地运行两个应用程序,当应用程序1运行了两条指令时,过了50ms,此时时钟部件给CPU发送中断信号,CPU暂停执行应用程序1,处理时钟中断信号,并从用户态转变成内核态,接着执行内核程序,发现应用程序1执行了50ms,内核程序会将CPU的使用权给应用程序2,不停地转换实现并发。比如Intel的第八代i3处理器就是4核CPU,意味着可以并行地执行4个程序,即使是对于4核CPU来说,只要有4个以上的程序需要“同时”运行,那么并发性依然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并发性是操作系统一个最基本的特性。转载 2024-10-11 17:18:03 · 110 阅读 · 0 评论 -
进程通讯方式区别(从不同角度看)
常用到的不同主机间进程通讯:Socket。比如:host和引擎间socket指令通讯、分派和复判之间指令通讯;一、套接字(Socket)是一种网络通信机制,允许不同主机上的进程进行通信。它通过使用IP地址和端口号来建立连接,实现不同主机间的数据传输和交换信息12。此外,还有一些其他进程间通信方式,但它们主要用于二、进程间通信主要包括:管道, 系统IPC(包括消息队列,信号量,共享存储), SOCKET.2.1: 管道与文件描述符,文件指针的关系?原创 2024-10-10 15:27:51 · 1037 阅读 · 0 评论 -
操作系统主要讲了四块内容
除了这四块内容,绪论部分也有很多重要的知识点。重点介绍了操作系统的特征,发展和分类,以及中断和异常,还有很重要的操作系统的内核和系统调用。介绍了内存的基本概念,以及内存管理的五大功能:内存空间的分配和回收,虚拟存储技术,内存空间的扩充,地址转换和存储保护。介绍进程和线程的概念,进程之间的调度,处理进程之间的同步和互斥问题,以及进程之间的死锁。操作系统主要讲了四块内容,分别是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城内建设】主要介绍了文件系统的基本概念以及文件系统的实现,磁盘的组织和管理。转载 2024-10-10 16:48:57 · 76 阅读 · 0 评论 -
Windows进程间通信之:消息队列
这个消息特别适用于跨进程通信,允许一个应用程序向另一个应用程序的窗口发送数据,无论这些数据是简单的数值、字符串还是更复杂的结构通。这些消息被发送到一个特定的消息队列中,随后由应用程序的消息循环处理。dwData:这是一个用户定义的数据值,发送方可以使用它来传递额外的信息或数据类型标识,接收方则可以用它来决定如何解释接收到的数据。线程通过一个循环机制,称为消息循环或消息泵,从其消息队列中检索消息。hWnd:指定窗口的句柄,如果为NULL,则接收属于调用线程的任何窗口的消息。转载 2024-10-10 17:31:05 · 453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