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你对IOC的理解

IOC(Inversion of Control)容器通过映射对象实现了组件间的解耦,它在项目启动时加载配置并创建对象。依赖注入是IOC的一种实现方式,通过注解或XML配置实现对象间的依赖关系,使得对象在需要依赖时由IOC容器动态注入,而不是自行创建。这样,对象获取依赖的过程从主动变为被动,实现了控制反转的概念。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谈谈你对IOC的理解

容器概念、控制反转、依赖注入

IOC容器:
  • 实际上就是个map(key,value),里面存的是各种对象(在xml里配置的bean节点、@repository、@Service、@Controller、@Component),在项目启动的时候会读取配置文件里面的bean节点,根据全限定类名使用反射创建对象放到map里、扫描到打上上述注解的类还是通过反射创建对象放到map里。
  • 这个时候map里有各种对象了,接下来我们在代码里需要用到里面的对象时,在通过DI注入(@Autowired、@Resource等注解,xml里bean节点内的ref属性,项目启动的时候会读取xml节点ref属性根据id注入,也会扫描这些注解,根据类型或者id注入;id就是对象名)
控制反转:
  • 没有引入IOC容器之前,对象A依赖于对象B,那么对象A在初始化或者运行到某一点的时候,自己必须主动去创建对象B或者使用已经创建的对象B,无论是创建还是使用对象B,控制权都在自己手上。
  • 引入IOC容器之后,对象A与对象B之间失去了直接联系,当对象A运行需要到对象B的时候,IOC容器会主动创建一个对象B注入到对象A需要的地方。
  • 通过前后的对比,不难看出来:对象A获得依赖对象B的过程,有主动行为变为了被动行为,控制权颠倒过来了,这就是“控制反转”这个名称的由来。
  • 全部对象的控制权全部上缴给“第三方”IOC容器,所以,IOC容器成了整个系统的关键核心,它起到了一种类似“粘合剂”的作用,把系统中的所有对象粘合在一起发挥作用,如果没有这个“粘合剂”,对象与对象之间会彼此失去联系,这就是有人把IOC容器比喻成“粘合剂“的由来。
依赖注入:
  • “获得依赖对象的过程被反转了”。控制权反转之后,获得依赖对象的过程由自身管理变为了由IOC容器主动注入。依赖注入是实现IOC的方法,就是由IOC容器在运行期间,动态地将某种依赖关系注入到对象之中。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