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Java开发中,经常会使用到对象的序列化及反序列化,本文就简单总结一下这两个比较常用的概念并举例说明基本用法和注意事项。
什么是序列化
序列化是将对象的状态信息转换为可以存储或传输的形式的过程。
在 Java 中,序列化通常指将对象转换为字节流,以便可以将其写入磁盘或通过网络传输到另一个系统。
反序列化是序列化的逆过程,即将已序列化的数据转换回原始对象。
为什么需要序列化
序列化的需求通常出现在以下几个场景:
持久化:将对象保存到磁盘,以便将来可以重新创建原始对象。
网络通信:在网络中传输对象数据,如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或在分布式系统的不同组件之间。
深复制:创建对象的深度副本,通过序列化对象然后立即反序列化实现。
Java 中的序列化
在 Java 中,要使一个对象可序列化,其类必须实现 java.io.Serializable 接口。
Serializable 是一个标记接口,不包含任何方法,其目的是告知 JVM 该对象可以被序列化。
示例
import java.io.*;
public class Employee implements Serializable {
private static final long serialVersionUID = 1L;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String address;
private transient int SSN; // transient 关键字表示此字段不会被序列化
private int number;
// 构造函数、getter 和 setter 省略
}
public class Serialize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Employee e = new Employee();
e.name = "John Do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