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etcode-350:两个数组的交集 II(python中Counter的用法,海象运算符:=)

简介: leetcode-350:两个数组的交集 II(python中Counter的用法,海象运算符:=)

题目

题目链接

给定两个数组,编写一个函数来计算它们的交集。

示例 1:

输入:nums1 = [1,2,2,1], nums2 = [2,2]
输出:[2,2]

示例 2:

输入:nums1 = [4,9,5], nums2 = [9,4,9,8,4]
输出:[4,9]

解题:

方法一:(lc官方的解法)哈希表

参考链接

由于同一个数字在两个数组中都可能出现多次,因此需要用哈希表存储每个数字出现的次数。对于一个数字,其在交集中出现的次数等于该数字在两个数组中出现次数的最小值。

首先遍历第一个数组,并在哈希表中记录第一个数组中的每个数字以及对应出现的次数,然后遍历第二个数组,对于第二个数组中的每个数字,如果在哈希表中存在这个数字,则将该数字添加到答案,并减少哈希表中该数字出现的次数。

为了降低空间复杂度,首先遍历较短的数组并在哈希表中记录每个数字以及对应出现的次数,然后遍历较长的数组得到交集。

image.png


这是官方的代码,但是有些啰嗦

class Solution:
    def intersect(self, nums1: List[int], nums2: List[int]) -> List[int]:
        if len(nums1) > len(nums2):
            return self.intersect(nums2, nums1)
        m = collections.Counter()
        for num in nums1:
            m[num] += 1
        intersection = list()
        for num in nums2:
            if (count := m.get(num, 0)) > 0:# := 有点啰嗦,后续根本没有用到count
                intersection.append(num)
                m[num] -= 1
                if m[num] == 0:   # 这部分也很啰嗦,因为前面的if里面,m[num]一定是大于0的
                    m.pop(num)
        return intersection

删除掉那些啰嗦的部分后

class Solution:
    def intersect(self, nums1: List[int], nums2: List[int]) -> List[int]:
        if len(nums1)>len(nums2):
            return self.intersect(nums2,nums1)
        m = Counter()
        for num in nums1:
            m[num]+=1
        interaction = []
        for num in nums2:
            if m.get(num,0)>0:# m.get(num,0)这个0意思是如果不存在,默认给0
                m[num]-=1
                interaction.append(num)
        return interaction

如果不用Counter,用普通的字典,那么

m = collections.Counter()
        for num in nums1:
            m[num] += 1

就要改为

dict1 = {}
        for one in nums1:
            if dict1.get(one)==None:
                dict1[one]=1
            else:
                dict1[one]+=1

方法二:巧用Counter

class Solution:
    def intersect(self, nums1: List[int], nums2: List[int]) -> List[int]:
        num1 = collections.Counter(nums1)
        num2 = collections.Counter(nums2)
        num = num1 & num2
        return list(num.elements())

方法三:排序

扩展:求两数组的并集

利用上述的思想,可以写出求两数组的并集

class Solution:
    def intersect(self, nums1: List[int], nums2: List[int]) -> List[int]:
        m1 = Counter(nums1)
        m2 = Counter(nums2)
        for num in nums2:
            if m1[num]<m2[num]:
                m1[num] = m2[num]
        return list(m1.elements())

Counter 与 普通的字典的差异

Counter中文意思是计数器,也就是我们常用于统计的一种数据类型,在使用Counter之后可以让我们的代码更加简单易读

Counter实际上是个字典的一种类。

对于访问用索引不存在的键的值,Conter会返回0,而普通的字典会报错。普通的字典要通过.get()方法,条件语句来计数。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Counter
m = Counter()
print(m["a"])
>>0
m = dict{}
print(m["a"])
>>报错:KeyError: 'a'
if m.get("a") == None:
  ....
else:

Counter详细解释的链接

Counter类型数据中的&操作: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Counter
list1 = [1,1,2,2,3]
list2 = [1,1]
m1 = Counter(list1)
m2 = Counter(list2)
print(m1&m2)
>>Counter({1: 2})

Counter的&运算键对应的值,取小的那个。

海象运算符:=

(Python 3.8 的新特性)

:=运算符可以在使用的同时进行赋值,使得代码更加简练

比如:

进行判断,同时给age赋值

if (age:= 20) > 18:
    print("已经成年了")

循环的条件

while (p := input("Enter the password: ")) != "youpassword":
   continue

海象运算符链接

相关文章
|
15天前
|
Go 调度 Python
Golang协程和Python协程用法上的那些“不一样”
本文对比了 Python 和 Go 语言中协程的区别,重点分析了调度机制和执行方式的不同。Go 的协程(goroutine)由运行时自动调度,启动后立即执行;而 Python 协程需通过 await 显式调度,依赖事件循环。文中通过代码示例展示了两种协程的实际运行效果。
|
4月前
|
人工智能 数据库连接 API
掌握Python的高级用法:技巧、技术和实用性示例
本文分享了Python的高级用法,包括生成器、装饰器、上下文管理器、元类和并发编程等。生成器通过`yield`实现懒加载序列;装饰器用于增强函数功能,如添加日志或性能分析;上下文管理器借助`with`语句管理资源;元类动态定制类行为;并发编程利用`threading`和`asyncio`库提升任务执行效率。掌握这些高级概念可优化代码质量,解决复杂问题,提高程序性能与可维护性。
|
5月前
|
Python
Python教程:os 与 sys 模块详细用法
os 模块用于与操作系统交互,主要涉及夹操作、路径操作和其他操作。例如,`os.rename()` 重命名文件,`os.mkdir()` 创建文件夹,`os.path.abspath()` 获取文件绝对路径等。sys 模块则用于与 Python 解释器交互,常用功能如 `sys.path` 查看模块搜索路径,`sys.platform` 检测操作系统等。这些模块提供了丰富的工具,便于开发中处理系统和文件相关任务。
199 14
|
6月前
|
SQL Oracle 关系型数据库
【YashanDB知识库】共享利用Python脚本解决Oracle的SQL脚本@@用法
【YashanDB知识库】共享利用Python脚本解决Oracle的SQL脚本@@用法
|
6月前
|
SQL Oracle 关系型数据库
【YashanDB知识库】共享利用Python脚本解决Oracle的SQL脚本@@用法
本文来自YashanDB官网,介绍如何处理Oracle客户端sql*plus中使用@@调用同级目录SQL脚本的场景。崖山数据库23.2.x.100已支持@@用法,但旧版本可通过Python脚本批量重写SQL文件,将@@替换为绝对路径。文章通过Oracle示例展示了具体用法,并提供Python脚本实现自动化处理,最后调整批处理脚本以适配YashanDB运行环境。
|
10月前
|
Python
Python三引号用法与变量详解
本文详细介绍了Python中三引号(`&quot;&quot;&quot;` 或 `&#39;&#39;&#39;`)的用法,包括其基本功能、如何在多行字符串中使用变量(如f-string、str.format()和%操作符),以及实际应用示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强大工具。
837 2
|
11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并行计算 大数据
【Python篇】NumPy完整指南(上篇):掌握数组、矩阵与高效计算的核心技巧2
【Python篇】NumPy完整指南(上篇):掌握数组、矩阵与高效计算的核心技巧
308 10
|
11月前
|
缓存 测试技术 开发者
深入理解Python装饰器:用法与实现
【10月更文挑战第7天】深入理解Python装饰器:用法与实现
84 1
|
11月前
|
传感器 大数据 数据处理
深入理解Python中的生成器:用法及应用场景
【10月更文挑战第7天】深入理解Python中的生成器:用法及应用场景
406 1
|
11月前
|
存储 大数据 Python
案例学Python:filter()函数的用法,高级!
`filter()`函数是Python中处理序列数据的强大工具,它允许我们高效地根据条件过滤元素。通过结合匿名函数、常规函数或直接利用Python的内置逻辑,`filter()`提供了灵活且高效的过滤机制,尤其在大数据处理和内存敏感的应用中展现出其价值。掌握 `filter()`的使用,不仅能提升代码的可读性和效率,还能更好地适应Python的函数式编程风格。
287 2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镜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