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原理试题和答案解析2018年】
计算机网络原理是一门涵盖网络基础知识、协议、架构和技术的学科。2018年的04741计算机网络原理试题涉及了多个关键知识点,包括网络历史、网络拓扑、数据交换方式、OSI模型、TCP/IP协议、信号调制、信道容量、多路复用技术、编码方案、网络设备、差错控制、流量控制、路由选择以及网络层服务等。
1. ARPANET:ARPANET被公认为分组交换网络的先驱,而非开放式的标准化网络。它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主要目标是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
2. 智能大厦的信息基础设施: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是智能大厦和计算机网络的信息基础,用于高速通信网络系统和通信自动化,同时也支持楼宇自动化。
3. 星形拓扑结构:星形拓扑中,中央节点承担了较多的管理和控制职责,而不是减轻负担;它便于服务和故障诊断,但控制相对复杂。
4. 数据交换方式:分组交换是一种在网络中传输数据包的方式,不同于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
5. OSI参考模型:该模型包括体系结构、服务定义和协议规范,但不包含实现描述。
6. TCP/IP协议栈:TCP提供传输层服务,而IP提供网络层服务。
7. 信号调制技术:这指的是传输介质的传输特性,如物理特性涉及硬件,抗干扰性关乎信号质量,地理范围与覆盖距离相关。
8. 奈奎斯特公式:这个公式用于计算信道的数据传输能力,即最大数据传输速率。
9. 多路复用技术:异步时分多路复用允许动态分配介质时间片。
10. HDLC规程:在给定的选项中,接收的实际数据应该与发送数据一致,但这里没有给出具体数据,所以无法判断。
11. 编码方案:双极性不归零码中,“1”码为正电流,“0”码为负电流,且每位编码占用全部码元的宽度。
12. ADSL设备配置:通常配置包括分离器、调制解调器和网络接口设备,不包括无线路由器。
13. 差错控制编码:检错码只能发现错误,不能纠正;纠错码可以自动发现并纠正错误;ARQ(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方式结合了检错码和纠错码。
14. 数据链路层控制:停止等待方案和滑动窗口机制用于流量控制。
15. HDLC帧类型:控制字段“10”表示监控帧。
16. 动态路由选择算法:链路状态路由算法是其中一种,它通过计算网络拓扑来决定最佳路径。
17. 路由器处理拥塞:负载脱落是最后的手段,当其他方法都无法解决拥塞时。
18. 路由器功能:路由器在不同网络之间转发数据包,并隔离局域网间的广播通信量,但转发的是网络层以上的协议数据单元,而非数据帧。
19. OSI模型作用:传输层起到隔离通信子网技术、设计和欠缺的作用。
20. 端口号:端口号小于256的端口为常用端口,用于特定的服务。
21. TCP重传依据:TCP通过设立重发定时器来判断数据段是否需要重传。
22. UDP服务:UDP提供无连接、不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适用于实时应用,如音频和视频流。
这些试题涵盖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解答这些题目有助于深入理解网络原理和技术,对于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网络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