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
在计算机基础部分,主要涵盖了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应用领域、计算机种类、技术指标以及微处理器的历史。这部分内容对于理解和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至关重要。
1. 计算机的特点包括信息处理、广泛适应性、灵活选择和正确应用。在考试中,这部分可能会以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形式出现,涉及基本概念。
2. 计算机的发展阶段包括大型机、小型机、微型机、客户机/服务器阶段和互联网阶段。需要注意的是,互联网阶段的标志性事件,如Arpanet的建立、TCP/IP协议的使用,以及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的时间点。
3. 应用领域包括科学计算、事务处理、过程控制、辅助工程、人工智能和网络应用。考生需了解这些领域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4. 计算机种类按照传统和现实的分类方法有不同的划分,如大型主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工作站等。了解不同类型的计算机及其特征有助于理解其在不同场景中的应用。
5. 技术指标主要包括字长、速度(如MIPS和MFLOPS)、容量、带宽和可靠性。这些指标衡量了计算机的性能和稳定性。
6. 微处理器的发展从Intel8080到奔腾,再到安腾,体现了从8位到64位的发展历程。其中,奔腾芯片的技术特点包括超标量技术、超流水线技术、分支预测、双CACHE哈佛结构、64位数据总线和PCI标准。
【复习策略】
复习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建议采取三遍法:
1. 第一遍全面阅读,了解整体框架和基本概念。
2. 第二遍深入理解,标记重要知识点,解决课后习题,强化理解。
3. 第三遍结合历年真题,理解教材内容,反复练习,直至熟练掌握。
【考试变化】
2009年3月28日的全国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考试采用了09年版教材,其中笔试部分发生了变化,如删除了第七章,拆分了第五章,第六章内容更新,第八章改名为网络应用技术,其他章节约20%的改动。尽管如此,04年版(或08年版)考试大纲仍然有效。复习时应特别关注新增和修改的部分,同时确保能够完成02年以来的所有历年真题,以确保通过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