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微机实验报告——顺序程序设计与分支程序设计》
在计算机科学中,特别是微机系统领域,程序设计是核心技能之一。本实验报告主要围绕顺序程序设计和分支程序设计展开,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8086汇编语言编程,熟悉在PC机上的程序开发、调试和运行流程。
实验一:顺序程序设计
顺序程序设计是指程序按照固定的顺序执行指令。在这个实验中,学生需要掌握以下知识点:
1. 数据传送:包括数据从内存到CPU寄存器的移动,以及寄存器间的操作。
2. 算术与逻辑运算:如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基本运算,以及与、或、非、异或等逻辑运算。
3. 移位指令:左移、右移操作,用于处理位操作和数据扩大或缩小。
4. 8086汇编语言:学习汇编语言的基本语法和指令集。
5.DEBUG工具的使用:掌握DEBUG命令,如R(显示或修改寄存器)、D(显示存储单元内容)、E(修改存储单元内容)、U(反汇编)、T(单步执行)、G(连续执行)等。
6. 程序流程控制:通过流程图设计程序逻辑,确保程序按预期顺序执行。
7. 结果分析:对程序运行结果进行分析,确保程序正确性。
实验内容包括实现两个16位无符号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学生需要先画出流程图,然后编写源程序,最后进行上机调试并分析结果。
实验二:分支程序设计
分支程序设计涉及条件判断和程序跳转,是程序控制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实验中,目标是掌握分支程序的结构和调试方法:
1. 条件判断:利用比较指令(如CMP)结合标志位(如CF、SF和OF)来判断条件是否满足。
2. 分支结构:根据条件跳转到不同的代码段,如IF-THEN-ELSE结构。
3.DEBUG命令的熟练运用:在调试分支程序时,DEBUG工具的作用更加关键。
4. 程序调试:识别和解决问题,确保程序在不同条件下能正确执行。
实验内容是编程求Y值,根据X的正负值进行不同的计算。学生需阅读相关资料,编写程序,预设测试数据,然后进行汇编、连接和执行,以验证程序功能。
通过这两个实验,学生不仅能掌握8086汇编语言编程的基本技巧,还能提高程序设计的逻辑思维能力,对微机系统的底层运作有更深入的理解。这些基础对于后续的系统级编程和嵌入式系统开发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