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26262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布的关于道路车辆功能安全的国际标准,它的中文版本是GB/T XXXXX—XXXX,具体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ISO 26262旨在确保道路车辆中使用的电子、电气以及软件组件组成的系统的功能安全。该标准分为十个部分,覆盖了从术语定义、功能安全管理到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概念阶段、系统层面产品开发、硬件层面产品开发、软件层面产品开发、生产和运行、支持过程等,以及汽车安全完整性等级(ASIL)导向的分析和指南。
在硬件层面的产品开发中(即ISO 26262-5),涉及到的主要内容包括:启动硬件层面的产品开发、定义硬件安全要求、进行硬件设计、评估硬件架构度量以及对随机硬件失效导致违背安全目标的风险进行评估、硬件集成和测试等。硬件层面的产品开发是整个功能安全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当前汽车电子化、智能化趋势下,硬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整个车辆的安全性能。
ISO 26262强调汽车安全生命周期的概念,从管理、开发、生产、运行、维护到报废各个阶段都需要对安全活动进行适当的规划和管理。标准还提供了一种基于风险的分析方法,确定了汽车安全完整性等级(ASIL),并规定了不同等级下的适用要求,以确保通过适当的安全措施避免不合理的残余风险。为此,ISO 26262要求对涉及安全的关键活动和工作成果进行确认和认可措施,以确保达到一个充分、可接受的安全等级,并且对于供应商的安全相关要求也做出了规定。
ISO 26262-5的开发流程基于V模型,这个模型体现了从需求规范、设计、实现、集成、验证、确认到配置等各个开发阶段中硬件产品的安全要求。同时,它还强调了硬件的安全要求在整个开发过程中必须得到连续的关注和保证。为了满足这些要求,安全措施需要通过机械、液压、气压、电子、电气、可编程电子等多种技术手段来实现。
考虑到技术的日益复杂性、软件内容和机电一体化应用的不断增长,ISO 26262特别指出了系统性失效和硬件随机失效风险的增长,并提供了一整套流程和要求以避免这些风险,保证车辆在各种条件下的安全运行。此外,ISO 26262不仅关注电子电气系统的功能安全,而且为其它技术的与安全相关的系统提供了一个通用的框架,这对于多技术融合的现代汽车系统尤为关键。
ISO 26262-5还提供了与功能安全相关的支持过程,包括分布式开发的接口、安全要求的定义和管理、配置管理、变更管理、验证、文档、使用软件工具的置信度评估、软件组件和硬件组件的鉴定,以及在用证明等。这些过程确保了安全相关的开发活动和工作成果能够被恰当记录、追踪和管理,为实现功能安全提供了坚实的支持。
ISO 26262-5为道路车辆的硬件层面产品开发提供了一套完整、系统的安全要求和流程,从启动开发到硬件集成测试的各个阶段都有严格的安全指南。该标准对于确保现代汽车电子系统的功能安全以及整个车辆的安全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