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设计概述】
课程设计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旨在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对于"数据库系统原理"这门课程,课程设计尤为重要,因为它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数据库系统和程序设计语言的理论,并通过实际项目提升其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操作技巧。
【课程设计的主要阶段】
1. **系统分析与数据库设计阶段**:
- 选择实际应用课题,通过社会调查来了解需求。
- 进行系统需求分析,编写系统分析报告。
- 设计并优化数据模型,确定数据库结构、功能结构以及安全性和完整性要求。
2. **应用程序设计阶段**:
- 完成数据库定义工作,实现数据处理和数据录入功能。
- 设计并实现应用程序,包括数据安全性、完整性和并发控制技术,并针对特定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3. **系统集成调试阶段**:
- 集成所有应用程序并进行调试,优化系统性能,改进用户界面。
【主要实践环境与工具】
- 操作系统:Windows 2003/Windows XP/Win7。
- 数据库管理系统:SQL Server 2000/2005(标准版或企业版)。
- 高级程序设计语言:C、VB、Delphi、Java、JSP、ASP等。
【设计方式与要求】
- 学生单独完成设计,可以选择预设的课题,也可以自命题,但每个课题的选择人数有限制。
- 鼓励学生自备电脑,多加练习以熟练掌握实验方法,结合实际课题能更有效地提升技能。
【考核与报告】
- 课程设计报告需包含系统需求分析、设计、数据模块、功能构造、设计方法等内容,字数不少于6000字,要求双面打印。
- 报告应包括需求分析、总体设计、数据库设计(概念、逻辑、物理设计)、程序模块设计和系统使用说明等部分。
- 设计的数据库模式需满足第三范式(3NF)。
- 完毕语部分需阐述设计体验,讨论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以及个人收获和改进意见。
- 抄袭行为将被视为不及格。
【提交内容】
- 完整的课程设计报告(打印稿)。
- 数据库与应用系统的电子版,按照指定格式存储。
【成绩评定】
- 成绩由平时表现(20%)和最终考核(70%)组成,最终考核中设计报告占30%,数据库及应用系统占40%。
【提交时间和地点】
- 提交时间:20年月日周下午5点。
- 提交地点:计算机学院楼340(信管系办公室)。
【课程设计课题】
- 提供了多个课题选项,如图书销售管理系统、图书借阅管理系统、企业工资管理系统等,学生可根据兴趣或专长选择。
通过这个课程设计,学生不仅能巩固数据库理论知识,还能提升程序设计、系统分析和项目实施的能力,为未来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