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介绍

浏览器缓存机制介绍与缓存策略剖析.pptx

preview
需积分: 0 3 下载量 115 浏览量 更新于2021-05-27 收藏 14.69MB PPTX 举报
浏览器缓存机制介绍与缓存策略剖析 浏览器缓存机制是指浏览器在请求资源时,对已经请求过的资源进行缓存,以便下次请求时可以直接从缓存中获取,从而提高页面加载速度和减少服务器的压力。本文将详细介绍浏览器缓存机制的工作原理、 Memory Cache、Disk Cache、 HTTP Cache 三种缓存机制的区别和应用场景,以及强缓存和协商缓存的机制。 Memory Cache Memory Cache 是浏览器在内存中存储的缓存,主要包含当前页面中已经下载的资源,如样式、脚本、图片等。 Memory Cache 的读取速度非常快,但缓存的持续性很短,一旦关闭 Tab 页面,内存中的缓存也就被释放了。在决定哪些资源存放到内存中时,浏览器会遵循“节约原则”,即先考虑当前的内存余量,然后根据具体的情况决定分配给内存和磁盘的资源量的比重。 Base64 格式的图片几乎永远可以被塞进 Memory Cache,这可以视作浏览器为节省渲染开销的“自保行为”。体积不大的 JS、CSS 文件,也有较大地被写入内存的几率。 Disk Cache Disk Cache 是存储在硬盘中的缓存,读取速度慢点,但是可以存储所有类型的资源。Disk Cache 的容量和存储时效性都优于 Memory Cache。在所有浏览器缓存中,Disk Cache 的覆盖面基本是最大的。浏览器会根据文件的大小和当前系统的内存使用率来决定是否将文件存储到磁盘中。大文件通常不存储在内存中,而是直接存储到磁盘中。 HTTP Cache HTTP Cache 是浏览器的缓存机制,分为强缓存和协商缓存两种。强缓存是指浏览器在请求资源时,不会向服务器发送请求,直接从缓存中读取资源。强缓存的缓存规则是由服务器端的 HTTP 响应报文的 HTTP 头中控制的,主要有 Expires 和 Cache-Control 两个字段,其中 Cache-Control 优先级比 Expires 高。Cache-Control 字段可以控制资源的有效期,通过 max-age 来指定资源的有效期。 强缓存缓存规则 强缓存缓存规则有三种情况: 1. 第一次请求,不存在缓存结果和缓存标识,直接向服务器发送请求。 2. 存在缓存标识和缓存结果,但是已经失效,强缓存失效,则使用协商缓存。 3. 存在该缓存结果和缓存标识,且该结果尚未失效,强缓存生效,直接返回该结果。 协商缓存 协商缓存是指浏览器携带缓存标识向服务器发起请求,由服务器根据缓存标识决定是否使用缓存的过程。协商缓存的机制是当浏览器发现缓存已经失效时,会携带缓存标识向服务器发起请求,服务器根据缓存标识决定是否使用缓存。 浏览器缓存机制是浏览器优化页面加载速度的一种手段,通过合理地使用缓存,可以减少服务器的压力和提高页面加载速度。但是,缓存机制也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以免出现缓存失效的问题。
身份认证 购VIP最低享 7 折!
30元优惠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