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遥感 第三卷 主动与被动遥感》是一部深入探讨微波遥感技术在主动与被动模式下应用的权威著作。本书是微波遥感系列的第三卷,聚焦于散射理论、辐射传输方法以及散射计和探测器的原理与应用,为读者提供了全面而深入的知识体系。
### 微波遥感概述
微波遥感是一种利用微波频率(通常在1GHz至1THz之间)进行地表观测的技术。它能够穿透云层、烟雾和某些植被,提供全天候、全时区的地球表面信息。微波遥感可以分为两大类:主动遥感和被动遥感。主动遥感通过发射微波信号并接收反射回来的信号来获取信息;而被动遥感则是接收自然发射的微波辐射,如地面、海洋或大气中的微波辐射。
### 散射理论
本卷从第13章开始,深入探讨了散射理论,这是理解微波遥感的关键部分。章节13介绍了散射理论的基础概念,包括弱散射介质、Born近似、第一阶重整化以及它们与随机介质介电常数模型的关系。其中,Born近似是一种用于计算散射系数的方法,适用于弱散射场景。第一阶重整化则是在Dyson方程的基础上解决散射问题的一种更精确的方法。此外,书中还详细讨论了辐射传输方法,涉及斯托克斯参数、相位矩阵以及不均匀层中的散射和发射特性。
### 散射计和探测器
第14章转向了散射计和探测器的具体设计和应用。散射计是一种重要的主动微波遥感仪器,用于测量地表或大气对发射信号的散射强度,从而推断出地面特征。探测器则是被动遥感的核心设备,负责捕捉自然辐射,如热辐射,以分析地球表面的物理状态。
### 数值模拟和实验验证
书中不仅提供了理论分析,还涵盖了数值模拟和实验验证方法,如矩阵倍增法,用于计算不规则和非均匀层中的散射和发射。此外,多个附录提供了额外的数学工具和计算细节,如粗糙表面散射矩阵的傅里叶表示、瑞利相位矩阵的离散化、能量守恒以及吸收和散射系数的计算。
### 结论
《微波遥感 第三卷 主动与被动遥感》是一部涵盖微波遥感核心技术的综合性参考书,尤其在散射理论、辐射传输方法和实际仪器设计方面提供了详尽的阐述。无论是对于从事遥感研究的专业人员还是对微波遥感技术感兴趣的学者来说,这本书都是不可或缺的资源,有助于深化对微波遥感科学的理解,并推动其在地球观测、环境监测和气象预测等领域的应用发展。
这部著作以其深度和广度,巩固了微波遥感领域内的学术地位,为研究人员、工程师和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促进了微波遥感技术的进一步创新和发展。
- 1
- 2
前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