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产生可调方波(c语言)

用单片机产生频率可调的方波信号。输出方波的频率范围为1Hz-200Hz,频率误差比小于0.5%。 要求用“增加”、“减小”2个按钮改变方波给定频率,按钮每按下一次,给定频率改变的步进步长为1Hz,当按钮持续按下的时间超过2秒后,给定频率以10 次/秒的速度连续增加(减少),输出方波的频率要求在数码管上显示。用输出方波控制一个发光二极管的显示,用示波器观察方波波形。开机默认输出频率为 5Hz。 单片机可调方波信号的生成涉及到一系列的硬件和软件设计步骤,主要知识点包括单片机编程、定时器操作、中断系统、按键检测、数码管显示和计时功能。 从硬件角度,选用MCS51系列的At89S51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器。该单片机具有足够的I/O端口和内部定时器资源来满足任务需求。外围设备包括用于显示频率的四联共阴极数码管(需74HC244驱动)、独立式按键、方波脉冲输出接口和发光二极管。数码管显示通过动态扫描方式实现,每个数码管的7段码由74HC244驱动,同时为了保护数码管,7段码输出线上串联了电阻。按键采用上拉电路,未被按下时输出高电平。发光二极管则通过串联电阻进行驱动,低电平时导通发光。 在软件设计中,C语言被用于编写程序。主要任务包括按键扫描、定时器控制、连续按键计时和数码管显示。定时器T1被配置为8位自动装载模式,以产生所需的方波频率。频率范围1Hz到200Hz对应定时器溢出次数的不同设定。当按键按下,频率会按1Hz步长变化,而持续按下超2秒后,频率会以10Hz/s的速度连续改变。按键状态通过主程序中的查询方式检测,数码管动态扫描显示频率值。中断服务程序负责方波生成和连续按键的计时。在中断发生时,根据定时器溢出次数(T1_over_num)和当前计数值(T1_cnt)翻转输出管脚状态,从而生成方波。同时,使用变量second记录连续按键的计时,并设置state_val标志位来判断按键是否持续按下。 软件调试阶段,通常会在集成开发环境中(如伟福)编写源代码,然后编译检查语法和逻辑错误,生成目标文件。硬件调试则涉及到程序的下载和实际运行,通过下载线将程序烧录至单片机并观察运行结果,确认是否满足题目要求。 总体来说,实现单片机可调方波信号的关键在于精确控制定时器以产生不同频率的方波,并结合按键和数码管显示,实现频率的实时调整和显示。同时,良好的软件设计和硬件调试技巧是保证系统稳定性和准确性的基础。

































- menglong28342013-08-13不错,能够使用,实现了

- 粉丝: 1
我的内容管理 展开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我的收藏
我的下载
下载帮助


最新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