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师】
健康管理师是从事个体和群体健康的检测、分析、评估以及健康咨询、指导和风险因素干预等工作的专业人员。2019年的三级健康管理师考试是针对这一职业的专业资格认证,旨在检验考生对健康管理知识的掌握程度。考试内容涵盖了健康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包括但不限于健康评估、疾病预防、健康教育、营养学、运动生理、心理健康等方面。
1. 绝对危险性(Absolute Risk)
绝对危险性的概念是衡量某个人群在未来一定时间内发生某种特定健康事件的概率。选项中的C“百分数”是绝对危险性通常的表示方式,它给出了相对于无暴露状态的额外风险。例如,如果一个人的绝对危险性是5%,意味着在一定时间内,他有5%的可能性会患上特定疾病。
2. 中医理论与五味
中医理论认为,食物的五味——酸、甜、苦、辛、咸,分别对应五脏:肝、脾、心、肺、肾。适量的苦味食物有助于心脏健康。选项B“肝”是错误的,因为苦味对应的脏器是心,而不是肝。中医主张通过饮食调养来促进身体健康,不同味道的食物对人体有不同的调理作用。
除了上述知识点,健康管理师考试可能还会涉及到以下内容:
- 健康风险评估:通过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状况、生活习惯、遗传背景等多方面信息的收集和分析,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健康问题。
- 预防医学:关注疾病的预防,包括一级预防(防止疾病发生)、二级预防(早期发现和治疗)和三级预防(防止疾病恶化和残疾)。
- 营养学:研究食物中各种营养素的作用,如何制定合理的膳食结构,预防营养不良和慢性疾病。
- 运动生理:探讨运动对身体的影响,如增强心肺功能、提高免疫力、控制体重等,指导个体进行适宜的体育锻炼。
- 心理健康:涉及心理状态的评估和干预,如压力管理、心理咨询、情绪调节等。
备考健康管理师考试时,考生需要全面掌握这些领域的基本知识,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的健康管理工作中。做题是检验学习效果的有效方法,通过练习题目,考生可以了解自己的强项和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提高考试成绩。同时,理解并掌握这些知识点也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提升公众的健康水平。